2022年07月13日
第02版:02

爱心照亮回家路

——青县救助管理站救助山东流浪小伙儿的故事

本报记者 康学翠 通讯员 王如玉

小徐回山东的家了,张俊杰和同事们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张俊杰是青县救助管理站站长,救助小徐时,沧州正发生疫情,虽然救助起来有诸多不便,但他们克服困难,终于在7月4日帮小徐踏上回家路。

时间回到3月26日,青县一派出所民警将一名流浪人员送到青县救助管理站,张俊杰仔细端详着:年轻人,穿一件黑棉袄,蓬头垢面,有些狂躁。张俊杰试图从他口中获知些有用信息,可惜对方不配合。

“当务之急是先治病。”张俊杰立即联系了沧州华欣心理康复医院,医院位于沧州市区,按照当时规定,两地都处于封控状态,人员不能来往流动,但救助流浪人员刻不容缓。与当地防控办沟通后,青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流浪人员送到青县与沧县交界处的冯官屯卡口,交给了医护人员。

人送走了,但关爱没断。因为不能去医院探望,从那天起,他们每天或电话、或视频,了解流浪人员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进展情况。

与此同时,寻亲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他们先是在“全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发布信息,并查询上面的失踪人口情况,看到相似的逐一核对。又借助抖音、快手等平台,向全国网友寻求帮助,一时间收到30多条线索。

“我们逐一比对,并与当地的救助管理站联系。对照照片,找到10多个相似度达到60%的。”张俊杰说,按以往经验,这10多个人中应该有符合的,但进一步核实后发现,一个都不是。寻亲一时陷入僵局。

突然有一天,一个好消息从医院传来,经过治疗,流浪人员的病情好转,医护人员询问流浪人员家庭情况时,他在纸上写下:“山东日照曲县。”如获至宝的张俊杰马上查询,结果发现日照没有这个县。“会不会是他写错字了?咱们按照相似字或者音,查一查。”经过查找,发现日照有一个莒县。同时,医护人员与流浪人员的交流越来越多,从他口中获知的信息也多起来。一天,他在纸上写出一串数字和一个徐字。“他是不是姓徐?这串数字可能是电话,咱们联系试试。”电话打过去,通过沟通,对方异常激动:“是我儿子,谢谢你们收留了他。”

原来,小徐因为犯病已离家许久,父母坚持寻找始终无果。张俊杰和同事们也激动不已,3个多月,尝试了各种渠道,总算帮小徐找到了家。

7月4日,小徐的父母迫不及待地驱车来到沧州。见到儿子,母亲搂着他早已泣不成声。经过治疗后的小徐已能与人正常交流,医生给开了些药带着,并告之小徐的父母,按时服药,病情稳定住,孩子将来也可以参加工作,小徐的父母感激地鞠躬道谢。见过太多亲人久别重逢的张俊杰也红了眼眶,他说,自己更加明白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意义。

2022-07-13 ——青县救助管理站救助山东流浪小伙儿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490.html 1 爱心照亮回家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