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第05版:05

大运河吴桥段34.8公里,两岸陆续打造出玫瑰园、牡丹园、桑葚园、金银花园……四季花香飘逸,景观迷人,运河观光旅游和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一堤运河水 两岸花香浓

游人徜徉花海中

农民采收金银花

桑葚园中采摘乐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本报通讯员 崔 霞 王 智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吴桥县大运河畔桑园镇大辛村米娅的农场里却分外凉爽,刚刚采摘的普罗旺斯西红柿甜爽可口,草莓西红柿清香酥软,水果玉米金黄诱人……一盒盒蔬果打包后,正准备发往北京。

此时,米娅的农场负责人崔冉冉正忙着社区团购接龙,仅她居住的朝阳区山水文园和周边几个小区,团购数量就达几百斤。看着邻居们对这些农产品赞不绝口,崔冉冉很是欣慰。在她的介绍下,这些老主顾对吴桥运河畔这片农场很是向往,希望前往采摘,并一睹吴桥杂技的风采。

米娅的农场紧邻运河,足足有1000亩地,农场里油桃、水蜜桃、樱桃、珍珠杏、桑葚等果树品目繁多,经过5年的栽培,已果实累累。6月的桑葚园里,游人如织,黑珍珠、白珍珠、新疆白玉和桂花蜜等多个品种的桑葚甜美诱人,人们穿梭林中,一边采摘一边赏景,玩得不亦乐乎。这些农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广州等地,打响了吴桥和“米娅乔”的品牌。而在米娅的农场旁边,还有500亩的运河生态园。生态园将运河水引入其中,种植牡丹、芍药、月季、食用玫瑰等,每年4月至6月,这里就是花的海洋,行走在运河堤顶路上,花团锦簇,花香扑鼻。

距离米娅的农场不远处,是吴桥运河公园和五季公园。运河公园内,200亩的金银花璀璨夺目,刚刚经历了第一次采摘,散发出阵阵清香。这片金银花在美化运河景观的同时,还创造出了经济效益。

五季公园内,1000多亩的运河河滩上,金银花、药用玫瑰等中药材植物琳琅满目,呈现出不同的色块和景观。2021年,吴桥建投集团开展大运河观光农业扶贫项目,在位于运河公园以北、堤顶路以西、安陵桥以南的一片区域内,投资5000万元,流转了1370亩河滩地。因地制宜,种植金银花、药用玫瑰、菊花、苍术等中药材,并建设了加工车间,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创造经济效益。经过精心设计,中药材种植期间,在各个花期形成不同色块,让运河呈现五彩斑斓的美丽景色。

运河蜿蜒流淌,在吴桥县安陵镇赵家茶棚村留下了动人的传说故事,这个村也成为热爱运河人士的必访之地。赵家茶棚村对村里700多亩土地进行了流转,加上附近村庄的部分土地,吴桥县在此打造出了一个千亩牡丹园。每年的四五月间,这里牡丹盛开,娇艳欲滴,姹紫嫣红,成为运河沿岸一道美丽的风景。游客慕名而来,穿梭在花海中,赏花拍照,尽情享受美景,很是惬意。

眼下,牡丹园开始了新一轮的锄草,赵家茶棚村农民吕艳芬又进入园区务工。每月2000元的收入,一年8个月的劳作,让吕艳芬拥有近两万元的年收入,再加上10多亩地的土地流转金(每亩1000元),日子过得很舒坦。和吕艳芬一样,当地120余户300名村民在牡丹园里从事锄草、施肥、杀菌等工作,收入1000元至2600元不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一手运河两岸花香浓,一手乡村振兴致富路。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吴桥县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加强沿岸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旅产业和特色农业项目,同时完善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使大运河“农业+旅游”成为区域一大特色。

2022-07-13 大运河吴桥段34.8公里,两岸陆续打造出玫瑰园、牡丹园、桑葚园、金银花园……四季花香飘逸,景观迷人,运河观光旅游和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500.html 1 一堤运河水 两岸花香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