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3日
第07版:07

姜树立:“书虫”保安

本报记者 齐斐斐

在泊头市医保局门口,每天都会看到一位保安,不是搀扶着老人上楼办事,就是在指导人们如何扫码配合防疫。忙碌的间隙,他会静心而坐,在手机上记下所思所想所悟,这是他多年坚持的写作习惯。这位保安叫姜树立。

48岁的姜树立出生在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后来随父母回迁祖籍泊头。那个年代医疗条件还不太好,他刚出生不久就因高烧不退、用药不当导致耳神经受损,听力下降连带语言障碍。因为这,儿时常常受到小朋友们的讥讽嘲笑。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伤害,从小便疏远人群,喜欢独处。

没有伙伴的日子是孤独的,从上小学认字起,他就开始了与书为伴、与文字对话的日子。他常常缠着姐姐们给他借书,三姐看他爱读书,就给他在图书馆里办了借书证。他经常一个人捧着喜爱的读物看得入神,忘记吃饭睡觉。

长大后,姜树立曾在物资局工作过10年。那些年,他一直坚持读书,兴趣也比较广泛:武侠小说、言情小说、评书、历史、地理、军事、诗词、歌曲、人物传记,他都爱看。他深深地为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所感染,为我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文采所震撼。

从物资局下岗后,他四处找工作,泊头找不到,就去外地,北京、天津、塘沽、大港、石家庄、齐河、济南都留下了他打工的足迹。闭门羹也吃了不止一两回,为此他愁过也哭过。每当面对挫折的时候,他常常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句来鼓励自己。磨难是战胜阴霾的阳光,再难,他也咬牙坚持。对于坎坷的经历,姜树立一笑而过,这份豁达跟读书有关。

他曾在泊头市区租过临街一间平房开小卖部,每天蹬着大三轮车去河东进货,每次回来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就像被雨淋过一样。为了多挣点钱,他天天营业到凌晨一两点钟。干了一年,房东有了变故,他再一次失业。后来就一直做保洁、当保安来维持生活。

就是在这样颠簸的日子中,他依然不减对书籍的热爱,坚持每晚读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他是用这首诗激励自己夜夜读书,也渐渐试着写诗,学会了诗词平仄格律,把情感融入诗词之中,用诗词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几年下来,竟然写了1500多首诗词。

在喝茶时,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西江月·品茶》: 世味酸甜苦辣,诗情雪月风花。几多荏苒逝年华,一瞥怅然作罢。镜里新丝鬓角,心中旧梦天涯。浮生浸入一壶茶,品过春秋冬夏。

在风雨之中他写出《踏莎行·雨中有怀》: 风里听风,雨中望雨。随缘莫问晴何许。无堪旧恨寄天涯,浮生异域兼孤旅。春至花开,秋来叶舞。春秋往返为何苦?红尘岁月尽蹉跎,欲倾浊酒酣今古。

在夜深人静之时,他又提笔挥洒了《行香子·深夜诗思》:月落成诗,花谢为词。怅然间,赋予谁知?镜中头上,多少霜丝。问愁何来?人何去?梦何期?时光飞絮,心情怜蕊,任年年,反复犹之。浮年浮世,怎置心痴,放年深酒,思深处,夜深时。

在看到重修运河时就写出《行香子·京杭大运河》:从作隋河,不复邗沟。任年年水逝云流。今来古往,更计绸缪。以制长策,成长利,运长筹。贯通五派,接连四省,至京津航道重修。水依北调,画舫行舟。盼竞千帆,种千柳,益千秋。

写诗词,让他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内心强大起来。书给了他避风港似的安逸,同时也滋养了他的心灵。他说:“虽然我在生活中没有办法做到‘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但在思想上可以做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决心。我爱读书,相信书本会伴随我到地老天荒。”

2022-07-13 本报记者 齐斐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509.html 1 姜树立:“书虫”保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