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4日
第03版:03

市委党史研究室整理出6名抗美援朝烈士信息,4名找到了家乡。杜锡福马田亚家乡在哪里?

党史研究室联合寻亲团队为两名烈士找家

本报讯(记者杨金丽)昨天,记者从市委党史研究室获悉,我市抗美援朝烈士杜锡福、马田亚,因为当时登记的籍贯是建国县,而始终无法确定现在的家乡究竟在何处。工作人员希望能借助《沧州日报》及帮烈士寻亲团队,帮助这两名烈士找到家。

工作人员介绍,在整理抗美援朝烈士信息《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登记表》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6名烈士的信息。其中,烈士宫维忠、袁照金、高志诚(又名高金贵),因为登记的籍贯与现在的行政区划一致,很快就找到了家乡。另外3名烈士寇杰青、杜锡福、马田亚,籍贯登记的是河北省建国县。工作人员几经周折,找到了寇杰青烈士的家乡是河间市,但另外两名烈士的具体家乡,却一直没有找到。

记者在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提供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登记表》上看到,寇杰青是某军588团3连的排长,1946年7月入伍,在第四次战役中牺牲,牺牲时年仅34岁。在籍贯一栏,填写的是河北省建国县十区于家屯村。经查证,这一地方今属河间。经与河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寇杰青在河间烈士名单中,其名为寇春西。

马田亚烈士的登记信息非常简单,他是591部队4连的通讯员,1949年入伍,1950年4月入党,在“建何功绩”一栏,填的是“一功”,“籍贯”一栏,只填写了建国县,具体的区、村、街、门牌等一概没填,家属、填发证明书时间、机构、号数、经手人及按条例何条抚恤,也都没有填写。

杜锡福烈士的登记信息更为简略,只知道他1948年9月入伍,是591部队机2连的战士,建国县人,其他信息都没有填写。

工作人员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区、冀鲁边区、渤海区党委在敌后建立新的县级政权,开展对敌斗争,建国县即建立于这一时期。建国县由当时的献县东三区(崔尔庄、杜生、韩村)和河间的景和、黎民居两个区,以及交河的少数村庄组成。根据建国县的行政区划,他们找了河间、泊头、沧县、献县等地相关部门,但都没有结果。

工作人员介绍,在朝鲜战场上,沧州儿女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彰显了伟大的英雄气概和国际主义精神,深受中朝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涌现出刘玉堤、刘俊喜等战斗英雄。据不完全统计,沧州牺牲在朝鲜战场的人员达1470人。市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希望能通过《沧州日报》及帮烈士寻亲团队的努力,为杜锡福、马田亚两名烈士找到家。

2022-07-14 市委党史研究室整理出6名抗美援朝烈士信息,4名找到了家乡。杜锡福马田亚家乡在哪里?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632.html 1 党史研究室联合寻亲团队为两名烈士找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