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锐意进取,走过非凡十年,在新时代建设沿海经济强市征程中书写下壮丽诗篇。
即日起,本报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栏目,派出骨干记者深入各县(市、区)实地采访,全方位、多层次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展示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十年,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扑向“扁鹊”故里这片神奇的土地;
十年,一首壮歌,拨动新时代的琴弦,奏响跨越发展的进行曲;
十年,一道靓丽风景,大气磅礴织绘出经济繁荣、百姓富足的和谐画卷。
十年奋进,十年巨变。任丘这座石油之城向世人吹响了跨越发展、率先崛起的奋斗号角: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1.2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44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7家,完成年初任务目标的4倍多,位居沧州第一;兴洲电缆、华烨机械等21个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改工程,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7.6%,位列沧州第一……一项项耀眼之绩,不仅是任丘加速崛起的印证,更是任丘以创新驱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任丘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的自觉行动,深入推进项目建设,浓墨重彩描绘民生底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借势雄安,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随着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一批“中字头”“国字号”企业正陆续将总部迁至雄安新区,高校、医院等非首都功能疏解资源也加速向雄安新区聚集。这为任丘发展配套产业、承接溢出资源、转化科研成果提供了难得机遇。
乘势雄安千年大计,任丘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省委赋予的“京津雄高端智造基地、白洋淀畔水韵生态城市”定位,深入贯彻落实沧州市提出的建设“环雄安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带”“西部对接雄安发展区”要求,总揽全局,科学统筹,努力打造沧州服务对接雄安新区的“桥头堡”。成立支持服务雄安新区办公室,选派8个部门10名优秀干部专职专责对接雄安,设立创新大厦、容城、雄安3个办公地点,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推动对接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交通互联互通,全力服务雄商高铁、雄忻高铁、雄沧港高速等干线建设,谋划连接雄安新区的快速路,积极争取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延伸至任丘项目列入省规划,打造新区南部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加强产业协同,加快谋划建设服务对接雄安新区产业协作区,主动承接新区外溢的高端高新制(智)造业项目,总投资41亿元的硕方物联网、格朗打印机耗材等13个项目落地建设;积极推动氢能产业示范基地、NCC新材料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项目尽快落地,努力打造雄安新区的延展区、功能区、先行区。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千万吨炼油项目及石化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完善的发展“新技能”,启动“任丘·氢能产业基地”项目,着力打造雄安新区清洁能源供应基地。紧紧围绕生产制备、储存运输、基础设施、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示范应用等领域,深入推进氢能产业基地项目,氢能“产储运用”全产业链正加快培育。目前,任丘与雄安新区的“氢”情对接,正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展。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