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8日
第03版:03

(上接第一版)

(上接第一版)

与此同时,任丘以提水质、增绿量、优环境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雄安新区天然生态屏障。组织实施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以任文干渠、小白河为横纵双轴,沿白洋淀方向实施水系连通,推动打造以村庄为串珠、河湖渠塘相互贯通的大水系格局。不断增加城市绿量,仅2021年就种植各类乔木、常绿植物22万多株,引入香化彩化植物32万株,新增绿地面积39.32公顷。同时,持续抓好“散乱小”企业整治、秸秆禁烧、扬尘污染、重污染天气应急应对等工作,强力开展“利剑斩污”“零点督查”专项行动,一幅河清水秀的精美画卷正在任丘大地铺展开来。

项目为王,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仲夏时节,在沧州任丘市经济开发区金狮智能机器人项目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作业车辆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该项目广泛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工业领域,主要包括智能机械研发及工业机器人生产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年产6000台智能机器人和5000台自动化设备。该公司总经理王永山说:“金狮公司从项目审批到开工建设,得到了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所有审批手续统一办理,给项目提前竣工提供了保障。”

金狮智能机器人项目的快速建设,正是任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任丘市牢牢把握第一要务,自我加压,积极作为,强服务、促招商、抓创新、优产业、扩投资,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增比进位、提质增效。

营商环境是推进大项目落地、快速投产达效的根本保障。任丘市进一步优化园区营商环境,实行“店小二”式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认真落实“实、考、保、包、促、评”六字要求,对在建项目明确全流程时间节点,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动态跟踪、强化服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尽快达产达效,形成更多的实物量、投资量;对投资意愿强、确保能落地的项目,一对一搞好服务保障,加快前期手续办理,促进项目能开尽开、早开快建。同时,不断强化开放意识,面向京津雄、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地,广泛开展各类招商活动,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任丘。截至目前,任丘市5000万元以上建设项目278个,其中列入省、沧州市重点项目24个。与银龙股份、北大方正等20家知名企业深入对接,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21.7亿元。

产业转型增添新动能。加快规模以上企业培育,2021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7家,完成年初任务目标的4倍多,位居沧州第一。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兴洲电缆、华烨机械等21个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改工程,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7.6%,位列沧州第一。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胜华钢管、双楼电碳等15家企业列入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总数达到39家。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52家,增量全省第一,总量达到1813家,居沧州第一。深入落实质量强市战略,全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16112件,居沧州首位、全省前列。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69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沧州市第一、全省前三。

项目建设提速的背后,是勇气与担当,更是底气和信心。回望来路,任丘收获的不仅是经济指标的上升,更是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在任丘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得到生动诠释。

发展提质,绘出幸福和谐新画卷

炎炎夏日,任丘市区的植物园内,阳光灼灼,草木葳蕤,清波荡漾惹人醉。家住中华瑞鑫小区的张先生总喜欢到公园里走走逛逛,“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废弃的荒地,2017年,植物园开始综合改造,我看着它一天天变美,来休闲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了。”

议论堡镇阁辛庄村,柏油路平坦宽阔,房前屋后干净清爽,田间大棚内葡萄、甜西瓜等特色蔬果挂满枝头。每到周末,农场负责人刘文仓就忙得不亦乐乎,“这几年搞农旅融合,来村里打卡的人络绎不绝,村民们腰包都鼓起来啦。”

发展提质,落脚点在增进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城市顶层规划,还是百姓身边“小事”,无不诠释出任丘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情怀。

这是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引领作用凸显,2021年新增家庭农场83家,沧州市级以上示范社达到14家。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5万座,291个村实现了居民生活垃圾上门收集,7000多家村内企业实现垃圾上门有偿收运。完成22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农村天然气入户数达到15.6万户,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6.3公里、农村桥梁15座、农村电网88公里,所有乡镇实现了江水村村通。

就业饭碗,越端越牢。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的保障力度,2021年全市新增就业4913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30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760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5%以下。

社会保障,更加坚实。2021年任丘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514万元,建成2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4个社区日间照料站点、26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惠及13.6万老人。

优质教育,触手可及。第九实验小学、第四中学改扩建等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加快推进,面向社会招聘教师497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千方百计保障校园安全,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布局更加合理。

这是群众“幸福感”持续累积的十年——

路畅了、景多了、城市加速蝶变。国省干线纵横全境,目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55.657公里;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城市公共场馆拔地而起,一批精品主题公园、游园闪亮登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

天更蓝、水更清、环境越来越美。推行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空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名列前茅;大力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随产随清、日产日清”,城乡环境更加干净整洁;累计投入21.5亿元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河长制”得到全面落实,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治,城市乡村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

站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起点上,勤劳智慧的任丘儿女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昂扬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积极对接雄安、服务雄安,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发展篇章。

2022-07-1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3908.html 1 (上接第一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