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拥堵的农村集市畅通起来;街头小广告不见了,道路干净整洁;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走进了村子里;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关爱未成年人教育紧抓不放……走进沧县,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文明之花愈开愈盛。
沧县在沧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沧县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进行全面部署,全力推进各项整治和提升行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成效显著。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华灯初上,沧县纸房头镇纸房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前,广场干净整洁,两旁商铺牌匾齐整,过往行人、车辆井然有序。
近年来,沧县开展拆违建、整治围挡乱立、治理“城市乱象”等环境容貌提升行动,持续巩固城乡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成效。截至目前,高速合围区内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点1050处,拆除楼顶广告、违规牌匾56处,拆除违法建设、违规围挡等109处。清理生活垃圾2950.36吨,清理小广告4112处,洗扫车作业里程23.74万公里、洒水车作业里程14.37万公里。同时,高标准打造高铁新区“南四盘”配套道路工程,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目前已完成清表工作。
落实好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沧县高度重视高速合围区41个村和纸房头工业园区的环卫清扫以及12条国省干道的保洁工作,保洁面积619万平方米,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垃圾不落地、不过夜,日产日清,日处理生活垃圾70余吨,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为保证人们的生活环境更舒适,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对作业车辆、公共场所、垃圾桶、厕所周边等区域进行每日消杀,确保了环境卫生设施安全干净整洁;同时,多措并举开展小广告和私涂乱画集中整治,加强对属地区域路段、沿街门市的监督力度,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小标语”“小广告”及时进行清理,截至目前,共整治清除各类“小标语”“小广告”4000余处。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沧县在市区临近村庄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部署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四分类模式购置垃圾桶并摆放,安装垃圾分类宣传亭25个,发放宣传彩页2万份,并安排引导员对垃圾分类知识进行讲解,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前期铺垫。
交通秩序稳步提升
走进沧州高铁西站广场,记者看到,出租车井然有序地在等待区等待旅客,接上旅客后,有序驶出。像这样的场景,还有很多。近年来,沧县始终按照全市创建文明城市交通秩序提升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并结合实际,在沧州高铁西站、6个近市乡镇、国省道交通秩序提升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对高铁西站的交通秩序整治力度,加强停车秩序整治力度。采取劝离、警告、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等方法,对占用机动车道停车、占用人行道停车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依法处置,必要时对违停车辆、僵尸车等实施拖移,形成严管严控的氛围。如今,高铁西站站前广场管理规范、秩序良好。
在283省道汪家铺集市,在交警、城管等工作人员合力维持下,保障了交通安全与道路通畅,交通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沧县注重对公路集市占道经营方面进行整治。每逢集市日,交警部门联合沿线各乡镇、交通、城管等部门共同执法。对公路集市占道经营进行整治。在执法过程中,民警对集市周边车辆违规停车、逆向停车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疏导集市附近路段的行人与车辆,避免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督促指引路边商贩进入指定区域进行交易,对占道经营商贩耐心劝导,讲解占道经营的危害,切实提高群众交通法律意识,使他们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并帮助他们搬挪摊点。
同时,持续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整治行动,严查各类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6270起。
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规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事。除严查违法、综合治理外,沧县交警部门还积极向广大驾驶员宣传违法停车的危害,增强驾驶员规范停车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法规意识和文明意识。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加大对电动三、四轮车整治力度,全面摸清全县电动三、四轮车信息底数,依法严查违法、违规生产、销售行为,严格杜绝违规车辆继续生产、销售,严把“源头关”,设置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禁限行区域,分批次逐步扩大限行范围,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严格整治,同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巩固行动成果。
市场秩序不断优化
近年来,沧县一直注重市场秩序优化。做好各农贸市场监管工作,保障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市场经营秩序的同时,清理占道经营、流动摊点1050处。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与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倡导商户合法经营。
为保证市场秩序持续优化,沧县推出各种举措。
市场监管部门、科技工信和商务局部门联合下发了最新版商场超市防疫指南,并于近期对部分商场超市进行了督导检查。重点抓好商场超市日常办公场所的环境清洁,严格落实扫码、测温、登记、戴口罩、通风、消毒等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市场秩序安全、整洁、有序。
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对今年拟新增的15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进行实地调查走访。通过微信公众号、各孵化基地微信群、深入辖区商户等方式,宣传企业诚信经营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500余份,积极倡导商户合法经营,推进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建设。
群众文明素质逐步提高
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和多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在沧县,政府引领,模范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盛行,文明之风劲吹。
据了解,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的原则,沧县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截至目前,建成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10个,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
弘扬文明新风的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文明城市”2022年沧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健康宣传进乡村文明实践在行动”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全县521支文明实践队伍积极开展“百名老兵大走访”“红领巾宣讲”“党建+网格+志愿服务”等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同时,加强道德建设,提升文明素养。开展“沧县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评选县级道德模范31个、县级文明家庭7个。窦广耀、孙茂兰等4人入选月度“沧州好人”。为进一步扩大先进典型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县委宣传部组织编印“2021年度感动沧县人物”宣传册,对先进典型的事迹进行再提炼、再升华。
除此之外,还有“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文明城市”“健康宣传进乡村 文明实践在行动”等各种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全县500余支文明实践队伍积极开展保护大运河、创城宣传、扶危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800余次;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举办“德铸狮魂——2021年度感动沧县人物”颁奖仪式,隆重表彰13个个人(群体),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未成年人教育成效显著
少年强,则国强。沧县一直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坚持以德育人,用强有力的组织,全力推进未成年人教育提升攻坚行动,共促未成年人教育提升。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重点围绕“思想道德建设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建设好、校园文化建设好、优美环境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六个好”要求积极进行点位创建。
全县215所学校实现创建文明校园活动参与率达到100%。广泛开展“童心向党”“学雷峰志愿服务月”“党旗飘扬耀我心、书香燕赵助振兴”等系列主题德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主题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清明节全县中小学师生参加祭扫活动,通过敬献花篮、寄语等形式,向英烈致敬,表达对英烈的缅怀之情,引导学生传承英雄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而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广大青少年以“童心向党”为主题,开展“我向党旗敬个礼”“唱支山歌给党听”“党的光辉照我心”“党的故事我来讲”系列活动,从多角度、多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让未成年人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在“党旗飘扬耀我心,书香燕赵助振兴”读书活动中,各中小学大力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利用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阅读长廊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推动全县书香校园建设深入开展。
除此之外,全县中小学均成立了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利用双休日,积极开展为残疾人、孤寡老人清洗被褥、打扫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并做到了制度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