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万物竞发。从遍布城乡的铸造工厂到硕果满枝的梨园,从蜿蜒秀美的大运河到日新月异的美丽乡村,泊头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泊头这座铸造名城向世人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1年,泊头地区生产总值281.2亿元,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5%、7.5%、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5%,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态势。10年来,泊头实现了传统铸造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使城区环境大为改善,乡村振兴战略让广大农民直接受益,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
铸造行业转型升级助力工业强市建设
7月18日上午,在泊头市亚奇铸业有限公司,一尘不染的铸造车间内,封闭的电炉,封闭的自动造型、自动浇注流水线,地面光洁如镜……如此干净整洁的翻砂铸造车间,让人很难想象,几年前,“铸造”行业还是铁屑横飞、火花四溅、乌烟瘴气的高危高污染行业。
“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泊头铸造全行业‘壮士断腕’进行绿色转型。现在我们实现了全行业的整改提升,全市各企业的铸造车间,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做到了‘用砂不见砂、有尘不见尘’,和加工车间一样干净整洁。”泊头市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铸造名城,泊头自2017年起,开始铸造产业绿色转型。泊头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科学审慎的态度、一抓到底的韧劲,强力实施以厂区内外环境优化、物料封闭化、厂房标准化、车间洁净化、生产设备机械化和自动化、环保设施科学化、工废无害化、现场管理规范化为标准的“九化”整改行动。“九化”整改行动投资94.1亿元,对589家企业从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整改提升,301家企业高效整改,288家转产退出,新进21家。目前,80家企业获评“中国绿色铸造示范企业”“中国铸造行业排头兵企业”,泊头获评全国唯一的“中国绿色铸造名城”、全省唯一的“绿色铸造示范市”,绿色铸造发展经验被中铸协冠以“泊头模式”推广。在此基础上,泊头乘势而上,总投资130.9亿元,持续开展了工业产业综合提升行动和工业产业提质提效工程,初步构建起质量效益明显、工艺技术先进、区域协调配套、绿色智慧安全的现代产业体系。
泊头是冀东南老工业基地,起步早、门类全、体量大。工业是泊头的基础和优势,也是泊头的潜力和希望。在铸造行业绿色转型的基础上,泊头现已形成以铸造、环保设备、汽车模具三大特色产业为主体支撑,以军民融合产业、数控机床为前沿引领,以工业泵阀、压型机械、工量具、小五金、汽车零部件和汽车装具等为辅助配套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紧紧围绕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固本强基、招大引强,总投资248.5亿元的北京金奥恒华、无锡精耐驰、中泊防爆等185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竣工投产达效。其中,省市重点项目49个,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项目20个,积蓄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大势能。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扮靓城区环境
布满“皱纹”的树干,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走进泊头市文庙镇尹庄村大运河贡梨公园,一棵棵系着红丝带的梨树仿佛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讲述着运河沿岸昔日的繁盛与辉煌。(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