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1日
第04版:04

厚植沃土兴万木 激发动能谱新篇

——新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文/图 张 军

沧州传化公路港外景

7月15日,走进新华工业园区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几名销售人员正通过抖音等平台推介企业产品,随着直播的进行,手机屏幕上不时有客商询价或是商讨合作事宜。“园区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帮助我们拓展直播销售模式,不仅不受地域限制、对接更加便捷,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营销成本,打开了企业利润空间。”企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他们与盒马生鲜、海底捞等知名商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研发生产出西式快餐调味品。

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的发展,得益于新华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新华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部署,打出“组合拳”、激发新动能,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肥沃土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梧桐树’,也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历经区位交通、要素资源等硬实力比拼阶段后,营商环境、政务环境等软实力成为现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竞争本质。”新华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立足新华区发展实际,他们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全力破解营商环境中的堵点、痛点、难点,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让办事更加高效快捷、公平公正,让办事群众更舒心、更满意。

在沧州传化公路港,一辆辆叉车在货车与仓库间有序穿行,加班加点运送货物。

市场环境更公平

尽管已经过去几个月,但冯亮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办理企业登记时的情景——

2022年7月7日,他带着申请开办公司的材料走进新华区行政审批局。在导办员的协助下,完成多个环节的申请流程,当天就拿到了沧州市矩石装饰装修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这让冯亮切身感受到政府服务企业的诚意和效率,也坚定了他扎根当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今年以来,新华区大力推进企业开办提速,加大市场主体开办联合审批力度,整合企业登记注册、申领发票、刻章等业务,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截至目前,新华区新注册市场主体2790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7322户,市场活力持续激发。

着力打造竞争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反映出新华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念。聚焦制约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创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新华区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窗口服务模式,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场所建设水平,打造完善规范统一的政务服务阵地。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探索实施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对全区涉及4个相关部门的44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采用优化审批服务方式实施30项、实施告知承诺方式实施14项;办理审批业务802件;认领发布22个“百事通”服务事项,推动首批事项落地。

围绕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新华区对2022年以前的存量文件进行清理审查,审查存量文件21件,查处涉奥林匹克标志案件1件;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注册申请行为。

用法治之手为各类市场主体架起“防护网”,新华区把对企业的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用法治力量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新华区还建立健全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长效机制,围绕政府采购、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等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相关审计;完善政企沟通机制,成立“新华区警企直通车服务便企联络点”,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便捷的联络环境;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特定市场主体78户,9户有问题的市场主体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抢生产赶进度。

政务环境更便捷

今年,新华区积极推广“冀时办”,围绕“智慧沧州”“河北政务服务网”“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等系统平台,扎实开展各项政务公开工作,全区34个相关职能部门梳理上线完善政务服务事项784项,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水平,让群众和企业办事便捷、高效,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新华区把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关键之举,设立“跨省通办”窗口,提供天津、山东等地“跨省通办”类事项异地审批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新华区深化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中介超市”建设,对区内11个涉及工程建设类服务事项进行上网办理,对重点项目审批全流程实行清单管理,确保项目“边跑边审”“审跑无缝链接”。目前,已吸引21家企业入住“中介超市”平台。

今年以来,新华区行政审批局窗口推行的弹性工作制,被办事群众点赞。工作日“延时服务”,对于下班时间尚未办好的事项及尚在等待的群众,坚持“办完最后一项业务,送走最后一位群众”;对有实际困难和急难要求的企业群众,提供预约加急服务和节假日“预约服务”。同时,针对梳理出的“政策找人、服务上门”199项政策服务事项,积极开展为残疾人、老年人上门办理业务,为企业“打包”送政策等服务。

优化政务环境,不是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各部门的集中发力。

“税务部门办税质效提升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智慧办税有效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这是受邀参加纳税体验活动的邦联财务法人陈风的切身感受。

新华区持续推广“1236”智慧办税新模式,引导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电子税务局、河北税务APP等渠道,实现“线上办、掌上办、云上办”,申报期网报率达到99.98%,自助机代开、申领发票比例均达到95%以上,减税退税“一站式”“一窗式”服务的推行,也大大降低办税时长。同时,升级改造办税大厅,设立自助微厅,组建帮办中心,把办税服务厅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实现全天服务“不打烊”。

只有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才能让群众舒心、企业顺心。

新华区还不断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推广应用,梳理收集40多种制式证照,提取电子证照要素信息,完成电子证照制作9项;电子印章已归集全区18个部门的56枚印章。

在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直播间内,主播正在直播。

在河北三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调试设备。

创新服务更贴心

产业建设和招商引资背后,看中的是营商环境。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产业建设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沧东物流产业聚集区管委会对标最高、聚焦最好、锚定最优,创新构建政企交流互动服务机制,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我们专门建立企业服务专班,一个企业一个专班一支队伍,设立联络员,建立微信群,按照‘烦事我来办、一切精心办、办事就办好’的原则,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随叫随到、到必有效’。”沧东物流产业聚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还进一步完善“收集资料、指导帮办、回复反馈、交接归档”服务工作流程,形成路线图、清单化、台账制长效工作体系。

聚焦企业发展实际,沧东物流产业聚集区专门开辟政企交流的议事厅,每周五上午,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到议事厅与各项目企业负责人倾心畅谈,了解发展所需,听取意见建议,邀请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各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现场回应,解决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先后与企业家交流60余人次,解决企业诉求和个性化问题40余条。

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石。新华工业园区聚焦硬件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围绕企业落地所需用水用气、路网建设、照明设施等实际需求发力,为企业入驻创造良好条件。今年上半年,成功引入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专业生产电动医用病床、手摇医用病床、医用车、医用推车、医用橱柜、办公柜体等系列产品,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我们用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入园项目提供建设手续全程代办服务,真心实意帮助解决问题,加快推进项目落地。”新华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可降解食品药品包装容器项目、新型复合材料研究开发生产销售项目已开工建设;华油飞达集团新能源电力储能舱技术改造项目正抓紧跑办前期手续。

在服务企业发展过程中,新华区还进一步强化政企银沟通合作,加强金融产品开发融合,协助建行新华路支行走访企业40户次,一对一为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引导企业入驻市“信易贷”平台,切实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完成小微企业授信1254户、金额6.83亿元,融资平台成交额8300余万元,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为,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新华区广大党员干部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全力打造发展沃土,为沧州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华区行政审批局,办事群众正在办理业务。

在新华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现场指导群众填写相关表格。

新华区税务局工作人员指导群众办理相关业务。

新华区税务局工作人员到企业上门送政策。

2022-07-21 ——新华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综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4247.html 1 厚植沃土兴万木 激发动能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