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昱鑫)“家中负担着巨额医疗费,还好有社会救助基金会伸出援助之手,帮我们渡过难关。”李凤岭的爱人感慨道。吴桥人李凤岭因车祸成为植物人,昂贵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的家庭陷入困境,社会救助基金会了解到情况后“雪中送炭”,帮助其减轻了家庭负担。
近年来,吴桥县民政局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把握民生脉动,夯实民生底线,成立社会救助基金会,将大额支出致贫家庭、特殊困难家庭和突发急难家庭列入救助范围,全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强救助资源整合,搭建困难群众的“连心桥”。为切实做好社会救助资金保障工作,社会救助基金会建立“搭桥工商联、宣传进企业”工作机制,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大救助政策宣传,积极走访企业,努力为困难群众与外界搭建“救助之桥”,拓宽救助渠道。同时,为捐资企业颁发“河北省吴桥县社会救助基金会慈善捐款标兵企业”“河北省吴桥县社会救助基金会慈善捐款友好企业”等牌匾,激发社会各界捐赠积极性。目前,社会救助基金会同全县30多家规上企业建立了常态化联络机制,接受各界捐款20余万元。
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密织困难群众的“贴心网”。以“政策找人”为导向,社会救助基金会同医保局、乡村振兴局、各乡镇及城区管理中心建立救助信息推送共享机制,相关部门每月推送大额医疗救助户、监测户、临时救助户等信息,形成覆盖全县的困难群众“救助网”。社会救助基金会根据推送内容,将在享受了大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甚至纳入低保、特困等范畴,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困难的家庭纳入关注范畴,与相关部门核实信息、分析研判,确定入户核实人员名单。
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办好困难群众“暖心事”。县民政局核查中心对社会救助基金会筛选出的困难群众进行逐户入户核查,全面了解住房、车辆、存款和家庭成员健康情况等基本信息,记录核查情况。社会救助基金会根据核查情况,召开专门理事会全体会议集中研究,确定救助名单及金额,公示无异议后纳入救助范畴,并入户发放救助金。同时,设立“扶贫救困传送党恩”公开栏,张贴入户发放照片和发放清单,接受社会监督。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秉承‘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努力构建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让兜底更加稳固、服务更加温暖,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吴桥县民政局局长齐志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