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2日
第3R版:

昔日红色热土 今朝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 胡学敏

一栋栋二层别墅宽敞明亮,一条条街道整齐干净,树木葱郁,鲜花斗艳,一切显得那么安静祥和。这是任丘市议论堡镇小门村给人留下的幸福印象。

在村委会村民服务中心,“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金光闪闪,文化墙上的壁画展示着村庄变迁和革命历史,街心公园的红色雕塑下,“永远跟党走”五个大字格外醒目。

小门村的每一寸土地都记录着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1938年3月,小门村就建立了中共党支部,是任丘建立党组织最早的老区村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村里的好男儿参加八路军,英勇抗敌、为国捐躯,村里的妇女们做军鞋、送军粮、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在战争岁月中,小门村的抗日故事说也说不完。

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革命老区小门村旧貌换新颜。党的十八大以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村里一条像样的村路都没有,下雨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现在,村里的道路全部完成了硬化。以前,村里大多是平房;如今,村里建起了150多栋两层别墅,家家户户窗明几净。以前,村里根本没有休闲场所;现在,休闲广场、公园、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村民的生活和城里相差无几。

变化,离不开村民的勤劳奋斗,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10多年前,村民王向宇、王喜山先后建立了液压厂。在他们的带动下,近几年,村里又建起了几家液压厂,许多村民在厂里工作,在家门口挣工资。随着任丘市城市建设加快,对水电暖工人、修路工人的需求迅速增加,这让年轻人看到了商机。村里组建起一支支水电暖、修路队伍,他们不辞辛劳,活跃在任丘市区,承接水电暖安装及道路工程。

“2016年起,80%的土地都流转了出去,村里的青壮年要么跟着村里工程队干活,要么在附近企业上班,多的一天能挣个千八百元,少的一天也有三四百元。就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在厂子里干活,每天也挣一二百元钱。”村党支部书记王宝青说。

村民郑广进是最早做电工的,赚到钱后,在自家的老宅基地上建起了二层楼房。他不光自己致富,还免费教其他村民电工技术,村里的陈晓芳、王老道等人先后跟着他学会了,并组建了自己的电工队伍。两三年前,陈晓芳、王老道也都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二层小楼。

2020年,为了让村民们更好揽活,村委会请来专业人员,给村里的年轻人进行水电暖专业培训,让他们通过学习考取从业资格证。“现在,村里上百人从事水电暖这一行,因为有从业资格证,接活比以前容易多了。现在,村里的水电暖队伍已经把业务拓展到了北京、雄安新区、涿州等地。”王宝青说,村里的二层楼房也越来越多,这150多栋都是近三四年建起来的。

村民自家居住条件改善了,许多村民致富不忘乡亲,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

小门村中心有三个坑塘,是以前生产队时留下的废弃饮马坑,多年来蚊蝇孳生。2018年,村委会号召村民捐款,家家户户积极参与,捐得最多的是一位干企业的村民,他捐了30万元,其他的企业捐6万元、5万元的都有,不管是在村里居住的还是在外上班的,都为村庄建设出力。最后,村里共收到捐款136万元。有了这些捐款,再加上级拨付的“美丽乡村建设”扶持资金250万元,小门村把废弃的坑塘重新设计,两个坑塘清淤连接建成水系,打造了大型灯光音乐喷泉,上面修上汉白玉廊桥;廊桥南头的另一个坑塘,用挖出的淤泥填充,建成广场和游园。

村干部郑晓锁说,村里实现了环卫一体化,还修了下水道直通污水处理厂,要是需要出力的活,村民们都义务出工。正如街心公园石头上刻的字一样,小门村人正“同舟共济,打造幸福家园”。

2022-07-22 本报记者 胡学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4332.html 1 昔日红色热土 今朝幸福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