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3日
第01版:01

河间:聚力京津优势资源 赋能“再智造”发展

本报记者 尹君伊 本报通讯员 槐 伟 左忠威

开栏话

日前,省委书记倪岳峰在沧州调研时指出,要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本报从即日起,在“解放思想 奋发进取”专栏中启动“扎实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主题报道,全面展示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读者关注。

走进位于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样品展室,桌面上摆着数十种形状各异的零件,研究院院长张伟拿起一个巴掌长、1寸宽、2至3毫米厚,有一定扭曲的梯形银白色金属片说:“这是飞机发动机里面的叶片,由特别合金制成,单片价值上万元。”

“由于长时间高温、高速气体冲刷,这个角被打掉了,叶片也就报废了。”张伟指着叶片前端一个角介绍,他们利用“自动化等离子熔覆系统”,通过“增材再制造”的工艺,让这个角再“长”出来,现在这个叶片的性能不低于新品。

领先技术赋能“再制造”、蝶变“再智造”,加速了河间市传统再制造产业发展。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省委书记倪岳峰在沧州调研时指出,要立足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倪岳峰书记提出的这一要求,为河间市再制造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河间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河间市委、市政府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坚持目标导向,立足顶层设计,突出创新驱动,搭建产业平台,致力聚才引智,加大开放合作,产业规模实力日益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对外影响力不断提高,成为全国第四家、北方首家“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河间再制造产品有十多个种类、上千种规格,其中50%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南非市场,汽车起动机、发电机再制造规模居世界第一。“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倪岳峰书记‘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行领导干部包联制度,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要求,以再制造全产业链建设为核心,探索建立河间上下游链条相协调、逆向物流顺畅的再制造生态圈。”

在调研中,省委书记倪岳峰要求,要推动更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河间市积极依托再造产业发展雄厚基础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规划建设了再制造产业园,园内第二批17栋41个车间正在加紧建设中。“整体项目完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000多个。”河北瀛洲再制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连青表示,产业园还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聚集和同行业再制造企业横向聚集,形成完善的再制造产业体系,打造一流的再制造产业高度集聚发展区。目前,产业园已签约企业21家,包括从事世界一流涡轮增压器再制造的波兰TT公司、工信部认证从事“五大总成”再制造的北京柴发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从事旧件进出口的上海瑞曼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知名再制造企业。

“再制造是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绿色手段,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突破口,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构建河间再制造产业新型技术、管理与服务体系;以产业创新发展为内涵,开拓河间再制造新领域,推进高端智能装备再制造,为提高我省再制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更大积极贡献。”河间市相关负责人说。

2022-07-23 本报记者 尹君伊 本报通讯员 槐 伟 左忠威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4485.html 1 河间:聚力京津优势资源 赋能“再智造”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