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6日
第1R版:

东光:华章似锦看今朝

本报记者 李其征 本报通讯员 尹晶晶

东光县深挖大运河文化内涵,依托谢家坝“糯米大坝”遗产区位优势,围绕大运河文化保护带、运河生态景观带等,陆续打造了谢家坝水工智慧展示馆、大运河森林公园氧生园、大运河武术文化公园等景观节点,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运河画卷。 王春岩 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东光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充满挑战的十年;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十年;是东光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新气象的十年。

这也是意义非凡的十年——东光县委、县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其中,202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1.2亿元,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1%,全市排名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全市排名第三。

这更是筑梦未来的十年——38万东光儿女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把潜力转化为实力、把潜能转化为动能、把优势转化为胜势,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向前列”,勇敢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谱写出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锦绣华章。

项目开路,奏响东光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仲夏时节,万物葳蕤。

在东光县包装和装备制造产业园(B区)南拓园区新供地项目现场,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和生产场景,总投资24.1亿元的20个工业项目及城市配套民生项目正在你追我赶、竞相建设、加力推进。

“我公司预计10月建设完成,12月投产达效。东光县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建设、投产达效的信心和决心”。东光县盟拓钢结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峰表示。

项目是增量之源、振兴之本,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特别是2018年10月以来,东光县始终坚持项目建设主线,连续实施七轮项目建设百日攻坚战,全县共新上项目397个,其中新供地项目118个,共用地2423亩;技改扩产、转型升级项目227个,腾笼换鸟项目52个。397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8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257.8亿元,截至2021年底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6亿元。

项目建设是“候鸟经济”,哪里环境好,投资商就到哪里去。东光县着眼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坚持“集中办公、集中开工、集中观摩”工作法,每周集中召开办公会,(下转第八版)

2022-07-26 本报记者 李其征 本报通讯员 尹晶晶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4662.html 1 东光:华章似锦看今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