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8日
第05版:05

打造大运河上的“博物馆”

东汉画像石“除五毒”

本报讯(记者祁凌霄)25日,在“运河上的博物馆——大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联展”展期即将结束时,应部分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的要求,市博物馆在闭馆日开馆,满足了大家观摩学习大运河文化的需求。如何打造大运河上的博物馆,成为沧州近来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

本次联展,是一个沿运河城市的大型巡回联展,由市文广旅局、山东省济宁市文旅局主办,济宁市博物馆、沧州市博物馆、市文物保护中心承办。在“大运河上的博物馆”主题之下,展出了汉画像石上的孔子与鲁礼文化拓片60余幅。展览给沧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来很多启发。参观者们认为,这些拓片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也展示了拓片拓制这一传统工艺,寻常百姓难得一见。沧州文化自古以来就受到燕赵文化、齐鲁文化的双重影响,沧州与济宁又同为大运河沿线城市,联合展览的方式及内容,均体现出大运河文化的融合性、包容性的特点,而当代繁荣大运河文化,建设文化沧州,更应凸显这种特性。

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魏洪中介绍,近期以来,为了丰富沧州大运河上新建展馆的馆藏内容,市收藏家协会和有关部门联合,向广大收藏家发出征集、捐赠大运河文物、藏品的号召,有关沧州武术、运河民俗、杂技等大量藏品被挖掘出来,从各个层面,较完整地体现了沧州大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打造大运河上的博物馆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年来,沧州沿运河各县市和一些个人收藏家建起的以大运河为主题的展馆,成为大运河的一个个文化亮点。市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建爽介绍,作为沧州最重要的文博单位,市博物馆与大运河沿线城市举办联展的同时,在有关大运河文化展陈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大运河文化展厅,用100多件文物、8处场景复原多幅图片及征集品,讲述着不一样的大运河文化,把人们直接带入大运河文化的千年变迁之中。

2022-07-2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4913.html 1 打造大运河上的“博物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