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8日
第06版:06

有梦你就勇敢追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韩子夜(右)和哥哥韩子南把合作社经营得风生水起

通过努力重返校园是葛树旺最高兴的事

钱超在公司直播间里向网友们介绍新产品

钱超在生产车间向工人了解情况

□知 言

有梦想的青春,能孕育出无限希望;有梦想的青年,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是希望,更是未来。进入新时代,中国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更加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更加光明。

梦想,是青春的底色。小时候,几乎我们每个人都回答过这样一个问题:“长大后想做什么?”科学家、医生、老师……也许,那时候的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答案就是梦想。但这并不妨碍它如同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着成长的方向。

奋斗,是青春的底气。人生的道路上,洋溢着花香,也布满荆棘。作为青年人,要练就过硬的本领,用拼搏的汗水浇灌梦想,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奋力圆梦。

梦想与奋斗,书写着我们最美好的青春篇章。

山的那边是海吗?没有人知道。但最终抵达的人,一定会是那个在翻山越岭、跋涉千里后,仍对大海心怀向往的人。

时光更迭中,始终不变的是追梦者的姿态;历史长河里,始终耀眼的是追梦者的步伐。拼搏路上,有风有雨,只要时刻保持风雨无阻的心态,用一颗坚定的心风雨兼程,一定会有所收获。

做一个勇敢追梦的青年人,以信念与梦想去塑造,靠奋斗和自信来锤炼,怀揣理想、勇于担当、肯于吃苦、乐于奋斗、敢当先锋……成长的路上,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定方向,小树苗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梦想是束光 点亮我激情

钱 超 28岁

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加百味(沧州)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

我的老家在安徽。9岁那年,父母带着我从安徽来到沧州创业,先是搞副食品批发,后又创办了沧州市华海顺达粮油调料有限公司。到2013年我上大学时,家里的生意已经做得初具规模。

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又想起徽商常说的一句话“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读书是好的出路,营商也是好的出路,只要你学好了做好了,那便是好。于是就向父亲提出想要退学自己去创业。

父亲尊重我的选择,但不同意我马上创业:“咱们在合肥的分公司现在业务量不大,你先去那里试试,把年利润干到100万元以上,你才能独立创业。”

那时,我的梦想就是早日完成父亲定下的目标。可以说,真的是做梦都在想。但刚到超市推销产品时,对方好说话的,还能聊几句,不好说话的,就直接把我轰出来。

第一次不行,我就去第二次,往往是去到第三次时就成功了。我问父亲这是为什么,他说,人心都是善良的,当他第一次拒绝你时,内心是有点愧疚的。第二次再拒绝你时,他的心就有点柔软了。当你第三次去,他基本上会被你感动。大部分人之所以没能成功,就是因为没能坚持。

可以说,那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至今难忘。

2015年,公司建设新厂区,父亲每天忙着工地上的事,便叫我回来,帮他打理公司事务。

那一年,我出差260天。记得有一天,早饭是在宁波吃的,午饭是在绍兴吃的,晚饭时又到了杭州。而去大西北时,漫长且乏味的时间大部分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长时间的出差和应酬,让我的体重从70公斤飙升到了90公斤。时间到了2017年,我意识到这样下去太疲惫,就组建了团队,带领大家一起干。

这时,我的梦想不再是“自己赚钱”,而是要让所有员工都能过上好日子。

在带领团队“攻城略地”的两年时间里,公司业务从华北走向了全国。此时,一场危机悄然袭来。

2019年,公司的营销大会正在九华山召开,销售总监以手中掌握的市场渠道相要挟,准备带领销售团队集体跳槽。面对此情形,我的内心充满了愤怒,但更多的是反思。是我做人不好?还是和大家分享得不够多?一个人在山下想了很久,毛主席的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下子从脑海中跳出来。“怕什么,大不了从头再来!”

回到山上,我解散了销售团队,只留下两名善良、诚实的员工,随后重新组建了销售队伍。

现在再看这件事,真的是危机中蕴含生机。新组建的团队,由于大伙儿理念相同,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公司业务不仅没受到影响,反而实现了更快速的发展。

面向未来,我又有了新的梦想——创立一家服务年轻人的调味品企业。为此,我注册成立了加百味(沧州)食品有限公司,满足年轻人对厨房的新需求——美味、便捷、乐趣。

为了生产出纯正的咖喱,我3次去日本,想与日方开展技术合作。可对方的配方加上生产线,要价高达2000万元。于是我决定带领团队自己研发。经过考察比较,终于组装出生产线;又从一位高级餐饮人才手里买到咖喱配方,再请来贵宾楼、东来顺等大型餐饮企业的行政主厨一起研究改进。历时3年,经过187次配方调整,加百味咖喱正式面世,并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回想这些年,梦想就像前行路上的一束光,当我受尽委屈、沮丧、无助,想逃避、想放弃的时候,它总能点亮我的激情,带着我继续前行!

创业亲兄弟 返乡种灵芝

韩子夜 35岁

任丘市悬圃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我和哥哥韩子南是2014年回到任丘开始种植灵芝的。这几年,合作社发展很快,从最初的流转土地20亩、3个灵芝大棚,发展到现在的8个大棚,16万个菌棒,种植的灵芝分食用类、观赏类两种,再加上产出的灵芝孢子粉,年产值能达到千万元左右。

别看我们现在发展得不错,可当初决定返乡投身农业时,却遭到了身边几乎所有人的反对。

我和哥哥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各自在保定、北京的大型企业找到了工作,收入可观。

2013年前后,有段时间,我经常看到身边朋友、同事购买灵芝产品。我从小就喜欢听神话故事,对故事里能够使人起死回生的“仙草灵芝”更是特别感兴趣。见到灵芝以后,我翻看了很多书籍、报刊,感觉灵芝市场前景广阔,种植的念头也随即产生。

我跟哥哥说了想法,俩人一拍即合,当即决定辞职回乡种灵芝。

2014年,我们回到任丘,开始流转土地、建设大棚。又花了将近1年的时间,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吉林等地的灵芝种植基地参观学习,每个环节都格外用心。

2015年,我们正式开始种植灵芝。3月制种,8月制菌棒,加入营养基后高温灭杂菌,待冷却后挪入棚室接种灵芝菌种。那段时间,我们哥儿俩每天都待在大棚里,时刻观察和调整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看有无杂菌感染,等菌丝布满菌棒后还要开口、疏枝……

可即便这样,我们还是因为经验不足,栽了大跟头。

就在灵芝即将采收的时候,突降大雨,因为当初没有充分考虑到大棚的抗灾能力,结果3个大棚一个被冲塌、两个灌了水,导致灵芝产量大幅降低。再加上产品销路没能打开,创业第一年,我们赔得几乎血本无归。

当时我们哥儿俩非常沮丧,但谁都没有放弃,父母也从反对变成了支持,这更加提振了我们的士气。

我们继续学习种植知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第二年,我们种了4个大棚,最终产出灵芝干品2000多公斤。我带着产品四处推广,参加了不少展销会,再经过宣传,许多客户开始主动上门,销路逐渐打开了,合作社的账面上也开始有了盈余。

经过摸索,我们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2016年收入达到了80万元。

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我们注册了“悬圃”商标,并成立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

这些年,我们哥儿俩几乎把所有利润都投到了生产里,合作社种植规模扩大到了300亩,现在共有8个大棚,可年产灵芝30多万株,合作社已发展成为集灵芝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观光型生态园。

更重要的是,我们吸收本村和周边乡村上百人成为社员,发展灵芝规模化种植。村民以资金或土地入股,每年分红,还可以在种植基地工作,增加收入,忙时每天收入150多元。

不仅如此,衡水、邯郸、雄安新区等地的创业者也纷纷前来考察,准备尝试种植灵芝。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出更好、更适应市场的灵芝产品,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添一份力。

时隔18年 重返校园

葛树旺 38岁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沧州科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

再开学,我就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18年,最终以37岁的年龄考上大学,这在别人眼中也许有些不可思议,却是我一直以来最期盼的事情。

我是2003年走出校园的。那年我高中毕业,由于一些原因没能步入大学校门,这成为我最大的遗憾。

进入社会后,由于学历的原因,我从事过很多职业,当过工人、跑过销售……每一样都不太顺利,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为了提高个人能力,我报了很多培训班,其中就包括电脑班。学习期间,我看准了网络在信息传播上的巨大优势,于是在2006年创办了自己的网络广告公司。得益于网络发展的红利,公司发展得很快,员工最多时有四五十人,石家庄、沧州都有我们的客户,年营业额最好时能达到四五百万元。

因为很快就挣到了第一桶金,我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但在我心里,最期盼的仍是能够早日回到学校。可因为工作太忙,再加上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这一愿望始终没能实现。

到2016年,那时的网络广告行业竞争压力已经非常大了,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那一年,我转行做起了外贸。

做外贸要经常和外商打交道,我英语不好,只能请翻译。可通常情况下,翻译又对产品了解不深。不仅如此,因为时差的缘故,外商经常会在半夜和我联系,可这个时候翻译又不在身边……好几次,因为和外商在沟通上产生了问题,最终影响了生意。

一系列因素综合起来,让我重返校园的念头越发强烈。

202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自己可以通过参加春季高考的方式,重返大学。这让我兴奋不已。

我向邻居家的孩子借来了高中课本,又报名参加了各种补习班。

时隔10多年,再次拿起课本,当初掌握的知识已经所剩无几。此时重新站在起跑线上,我和别人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但好在,几乎所有知道我要重返校园的人,都给予了我很大鼓励。

那段时间,我白天忙公司业务,晚上就恶补知识。家里墙上到处贴着英语单词卡片,走到哪儿背到哪儿。出差在外,也要带着课本和试卷……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7月,我收到了期盼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刚入学的那段时间里,因为年龄的缘故,我显得格外特殊。和同学们相比,我只比他们父母小几岁。甚至很多老师的年龄都比我小。

我也曾苦恼过:不能融入到同学中间怎么办?因为年龄而被区别对待怎么办?

但真正迈进大学校门,所有困惑都消失了。因为当大家得知了我的故事后,都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我成了同学口中的“大哥”,他们都开玩笑地问我:“毕业以后,能不能去你公司上班?”

在大家的关爱和帮助下,大一生活就这么结束了。而我也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获得了专业成绩第一名的好成绩。

如今,再与外商洽谈业务,我已基本能够独立面对。更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在我的影响下,我的两个孩子也特别喜欢学习,尤其是老二,整天背贴在墙上的英语单词。

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的初衷:我是来学习的,并不比其他人特殊多少。不管年龄大小,我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

未来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想继续深造,继续挑战自己!

你问我说

@钱超——

记者:追逐梦想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钱超:可以说,是苦辣酸甜咸五味杂陈。但是,经过了失败、疲惫、伤痛之后,跌倒后再爬起,向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奔跑,最终收获的,一定是甜蜜。

@韩子夜——

记者:如何看待青年人返乡创业?

韩子夜: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无数青年人用他们的奋斗创业经历表明,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和希望,只要能找到对的方向、肯于扎根,就一定能闯出新的天地。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朋友加入到我们的行列,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实现人生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葛树旺——

记者:如何看待追梦路上的坎坷与困难?

葛树旺: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成长的路上总是充满了坎坷,唯有努力拼搏才能遇见彩虹。年轻人更要心有所向,不轻易向命运低头。心中有方向、有决心就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2022-07-28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4918.html 1 有梦你就勇敢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