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电子机箱产业从小作坊到规模化,逐渐形成了以马厂镇为中心的机箱产业群,已成为沧州市18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拥有上下游企业千余家。“装芯进电”进程加快,转型升级企业300多家,成功举办电子机箱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产业发展正在迈入“芯”时代。
高端食品产业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小洋人、周黑鸭等企业相继研发推出新产品10余种,唇动公司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食品类中国驰名商标数量达到6个,并且成功承办河北首届食品调味品出口产销会,产业规模、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化妆刷特色产业势头强劲,全面激活区位、生态、文化和资源等各方面优势,市场活力叠加释放,化妆用具产业品牌效益显现,培育“艾诺琪”“花漾”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线上销量屡创新高。从给韩资工厂打工,到自建工厂做代工,再到发展出优质国产化妆刷品牌,青县现拥有化妆刷及相关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1.6万人,化妆刷产业营业收入近30亿元,被评为“中国化妆刷之乡”。
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深城市“运”味
因河而生,依河而建,大运河穿城而过。
作为大运河流经地,青县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轴线,着力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年来,青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更加宜居宜业。
“家门口建成公园,实在太幸福了,我们这附近的居民可享福啦。”家住青县康四路游园附近的居民张大爷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片撂荒地,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差。自从建了这个游园,他们几个老伙伴每天定点“打卡”。
“公园是展现城市风采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中最受瞩目的一部分。”青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去年以来,青县建成一批口袋公园、街角游园,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4.2平方米,“开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在加快城市街头游园、公园建设的同时,青县还重点实施了运河堤顶路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以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全力提升运河沿线村庄面貌,集中打造了百余个游园广场,既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场所,又扮靓了大运河。在运河沿线村庄的带动下,青县先后绿化村内及村边空闲地1.87万亩,建设小游园288个,全县村庄广场游园实现了全覆盖。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青县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交通道路升级,提升通行能力。规划新建、改建国道约60公里以上。积极促成G337国道青县段建设,加快完成G104国道青县绕城至沧州市段青县段改造工程。积极协调S219省道青县段建设,新建、中修省道约40公里以上。规划改建县道90公里以上。结合天津静海县道路交通规划,谋建对接道路建设,加强与京津的交通对接。规划改建乡道35公里以上,新建、改建村道150公里以上。以子牙河、北排河危桥改造为重点,全面消除四、五类危桥。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实施好地表水厂配水管网建设,使城区居民饮用上长江水,并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逐步解决群众饮用高氟苦咸水问题。加快城乡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光纤到楼入户进村。
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近年来青县逐步打通南北大街、华兴街等断头路,完成西外环路、振兴路延伸线、迎宾西路建设,推进南外环、北外环路建设,加快形成县城大外环路构架,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加强城区公共交通建设,实施了城区公交车站建设和停车场、充电站(桩)等便民设施建设,扩大公交车规模,完善公交运营线路,增加公交频次,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出行。
高质量发展书写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日前,走进青县流河镇人和镇村的孝老食堂,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一群小学生正围坐在老人们身边,陪老人聊天解闷。
为使老年人走出“小圈子”,走进“大家庭”,缓解农村独居老人孤单孤独、养老困难等难题,青县以“孝老食堂”模式破解老龄化社会下农村养老问题。目前,已建成30个村办养老食堂,1500多位农村独居老人从中受益。去年除夕夜,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青县农村老年人欢聚一堂在“孝老食堂”过大年的欢乐场景。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孝老食堂”是青县演绎幸福民生故事中的精彩一幕。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理念,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份份民生清单,确保了全面小康道路上不落一人。
全县连续两年人代会票选确定10项民生实事,每年实施民心工程20项以上。“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改造棚户区住房1587套,改造农村危房旧房886户;为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1.8亿余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实施了西区中小学新建、第二实验幼儿园扩建等34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试点推行医联体和分级诊疗改革,被评为“省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全市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县100%的村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流转率达到5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不愁三保障”和兜底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脱贫人口年收入增幅超过12%,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站在时间的节点驻足回望——以民生为要的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青县阔步前进的每一个瞬间。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让青县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步伐铿锵。十年间,青县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跨越式发展,百姓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这十年巨大变化的鲜活注解。今天的青县,百舸争流,新发展理念正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动力。明天的青县,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高质量发展的新程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