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华秋实,十年成就非凡。
刚刚过去的十年,是青县发展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城乡建设如火如荼,民生工程日新月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1.1亿元,同比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1.5亿元,同比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6%、7%和6.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4万元和2万元。
五张“特色名片”推进产业集群茁壮成长
走进位于青县流河镇的中古红木文化小镇,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一派古色古香。
从十年前启动至今,小镇已吸引凯华、吾羊轩、昌盛元等100余家知名企业入驻,带动周边红木企业从七八百家发展至近4000家,行业总资产近百亿元,初步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
蓬勃发展的红木产业是青县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助力特色产业聚集发展的有力举措之一。青县位于“环京津、环渤海”的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党的十八以来,青县以电子机箱、石油装备、高端食品、化妆用具等产业为重点,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附加值,为产业发展赋智赋能,推动特色产业聚集发展,极大提升了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
产业兴则百业兴。目前,青县拥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红木家具之乡”“中国化妆刷之乡”“中国电子机箱制造基地”“河北省食品产业强县”五张靓丽名片。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蔬菜产业,与河北农大、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23所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培育壮大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0余家。建立省级农业创新驿站2所,积极推进“两品一标”认证工作,截至目前有23个瓜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投资1.6亿元建立了以大司马、航天未来小镇精品蔬菜片区为核心的6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青县的红木文化依托京杭大运河,是青县乃至沧州最具地域特征的地方文化之一,至今已无断代传承了600年。经过若干代人的交流交往,使得民间木艺与宫廷木艺有机交融,青县成为“京作”工艺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并形成了红木文化“传承精髓,精品精作,精益求精”的核心价值理念。目前,红木产业不仅成为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的重要载体,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