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智力 通讯员栗兵 马志勇)日前,在沧州高新区双官厅村,村道两旁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小菜园引人注目。村民老庞整理着自家的小菜园,里面种有丝瓜、小葱、韭菜等,还有一些小花。老庞说:“这里以前堆放的都是些大家用不着的杂物,如今统一规划成了小菜园,不仅整洁卫生,还能吃到新鲜的蔬菜。”
沧州高新区结合正在开展的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倡导辖区内的村庄沿街户充分利用道路两旁闲散土地,统一规划整理,建设“一米菜园”。
“道路两旁的闲散土地硬化后,村民爱把不用的杂物堆放在这里,清理起来不容易,治理成本也高。”双官厅党支部书记庞义森说,自开展建设“一米菜园”以来,村里通过微信群和广播进行宣传,把村道两旁的闲散空地利用起来。
“我家门口原来存放了一些杂物,把它们清理后,开发成小菜园,门口一下子变得干净整洁了。”老庞说,自从种上了“一米菜园”,家家户户自觉维护种植,可认真了。
韩正庄、程庄子也统一规划建起了“一米菜园”。他们除了种植蔬菜外,有的还种植了花草,成了“一米花园”。村庄环境的改善,提高了村民美化家园的意识,一些村民还在院内利用轮胎、泡沫箱等闲置物,打造“院内小花园”。
“建设街边‘一米菜园’,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能美化环境。这项措施提高了村民创建的积极性,全民积极参与,让‘污点’变成了‘亮点’,消除了村庄卫生死角,降低了环境治理成本。”沧州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截至目前,辖区6个城中村推广这种模式,主动对道路两旁的闲置空地进行清理,打造成“一米菜园”,提升了村子的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