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占坤是献县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也是一名抗战历史资料研究员,他还拍摄了《献县手枪队》《烽火子牙河》等多部抗战电影。
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参加了献县博物馆对馆藏抗战文物和部分展品的维护工作。这些参加过多次巡回展览的革命文物和展品,由于在露天展览和运输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了锈斑和零件错位现象。维护人员一丝不苟,用专用工具和枪油对枪械和模型进行了擦拭、除锈和校正工作。
范占坤维护的枪支中,有一支枪是抗战英雄巩书良曾经杀敌建功的“三八式”步枪。说起这支枪的来历,范占坤如数家珍:抗战英雄巩书良这支“三八式”步枪是他从鬼子手里缴获并使用的武器。在1943年的段村伏击战中,巩书良和战友仅用时20多分钟就歼灭鬼子汉奸30余人。
范占坤说,抚摸着抗战英雄杀敌立功的步枪,耳边仿佛听到了巩书良老英雄杀敌的威猛呐喊,更加深切怀念他们为了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气概。当年,晋察冀边区为表彰巩书良的勇敢杀敌,在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的同时,也把这支“三八式”步枪奖给了他作为纪念。在献县博物馆成立后,巩书良的后人为了宣传红色文化,教育后人不忘先烈革命精神、励志报效祖国,把这支“三八式”步枪捐赠给了献县博物馆。
亲自体验维护抗战文物,让范占坤感触颇深。他表示,自己要继续弘扬爱国精神,拍摄更多的抗战故事片,把红色文化深入持久地传承、弘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