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4日
第02版:02

课业“双减” 心理也要“减负”

王汝汀

最近,上海一家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火上热搜。乍看这几个字,笔者以为又是一笔“智商税”,详细了解后发现,“学习困难”只是一个说法,医院治的是心理问题,通过帮助部分学生调整心理,让他们以正常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此门诊的爆火,给面临成绩焦虑的家庭提了个醒: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不妨对孩子身心健康多些关注。

阅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障碍等不被大众熟知的心理问题,的确容易被忽略。在很多家庭,只要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就会简单地归咎于不够用功或能力不行。其实不然,一些心理问题导致的学习障碍也真实存在。未成年人对自己的心理障碍往往缺乏及时的认知,当学习成绩出现问题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妨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说到底,“学习困难门诊”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心理医生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症结所在,但要真正解开症结,心理疏导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因,需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随着“双减”的普及与落实,学生们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显著减少,与此同时,心理负担也要相应减少。有的家长过于向孩子强调成绩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孩子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些孩子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还有些具有心理障碍且不自知的孩子,只会在家庭的压力下越发迷茫。因此,心理上的“减负”也十分重要。

有病治病的同时,没病的也不用抱有幻想。对“学习困难门诊”趋之若鹜的大军中,并非人人存在心理障碍,有的家长把“学习不好”和“学习困难”混为一谈,以为进了门诊就可以“学渣”变“学霸”,这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就像一些网友的玩笑话:“有起床困难和上班困难门诊吗?我也去看看!”医院并非啥都能治,懒和病还是要区分开的,无论哪个领域,自身的问题终究需要自身解决,而非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外力之上。

2022-08-04 王汝汀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5617.html 1 课业“双减” 心理也要“减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