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汝汀 通讯员严家庆)今年1月至7月,沧州海关共监管鲜梨出口764批、3.76万吨,货值2.02亿元,助推沧州鲜梨走向世界。其中,签发鲜梨产品各类原产地证书355份,签证金额8792万元,帮助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近百万元。
沧州是全国鲜梨主产区,主要销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在对传统梨进行提质的同时,我市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做到错时成熟,实现了泊头梨果供应四季不断档。同时,从科技创新、品牌建设、质量提升、绿色发展几个方面入手,采用标准化栽培技术,促进梨果品质不断优化。
为促进鲜梨出口,沧州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措施,在业务现场设立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压缩现场平均查验和实验室检测时长,第一时间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和进行通关放行,高效监管保障鲜梨出口;指导企业跨越进口国贸易壁垒和提升出口质量安全“两手抓”,启动国外准入和质量标准分析比对,通过发布出口指南和电话回访等方式对企业开展宣贯和警示,引导鲜梨规范出口;对沧州辖区10家鲜梨出口企业进行原产地政策培训,对中韩、中澳及一般原产地证书进行优惠税率分析比对,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