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5日
第08版:08

海兴:妙笔描绘壮丽画卷

(上接第一版)建立三支驻外招商队伍,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深挖招商线索,常态化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截至目前,正在洽谈项目50个,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个,承接京津疏解转移项目75个,总投资额达99亿元。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联项目机制,实行清单台账管理。2021年安排亿元以上项目52个,总投资1574.99亿元。省重点项目2个,总投资2.5亿元;市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45.37亿元。其中,国电银河258MW渔光互补项目并网、110KV输变电工程竣工,诚铸扩建畜禽无害化处理、麒玺超高压水泵、正大生物食品储存加工等8个项目扎实推进,远景能源智慧储能制造基地等项目完成签约。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只有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海兴县制定出台了《2021年改革工作要点》《关于健全推进机制提升改革成效的暂行办法》,确定改革任务143项,逐一明确牵头县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深入推行“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积极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政策,启动“政务服务民声民意直通车”,实现82项行政审批事项跨省通办,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限,今年以来新增市场主体1427个。按照“一区五园”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县经济开发区、县城工业聚集区等园区承载力,县经济开发区纬五东路、纬六东路、纬三路开工建设,年底完成两步灰土养护,投资1100万元实施了特勤消防站一期工程,投资313.4万元实施了智慧监控平台建设,顺利通过化工园区认定,为精细化工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兴县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承接北京疏解转移项目42个,全市排名第二,承接天津疏解转移项目33个,全市排名第三。积极壮集群、育龙头、强支撑,红旗、宏康、益奥特等体育器材产品畅销国内外,环保设施、汽车零件等优势产业集群初步成型,国电银河258兆瓦、大唐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深入实施“万企转型”“千项技改”和“双百工程”,引导和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12个技改项目录入“省千项技改项目库”,8家企业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新增专利164项,产业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扎实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推进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名企名牌战略,“小升规”企业入库4个,高成长性企业入库12个,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今年以来,新增规上企业7家、限上企业2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8家、专利164项;12个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改项目库”。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绘就新农村美丽画卷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花”开遍野,生态宜居的城乡环境铺就了海兴大地的幸福底色。十年的城乡巨变,绘就了海兴新农村美丽画卷。

加速提升城市品位,突出规划引领。近年来,海兴县按照“超前眼光、一流标准、特色鲜明”的要求和城乡一体发展思路,实现海陆和城乡空间规划全域覆盖、全域管控。县级规划已通过技术审查,乡镇级规划编制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完成新区道路两横两纵路面修补工程、老城道路维修改造工程、海政路道路扩建工程、县城新老城区主要街道翻新工程,完成6个口袋公园和1.2公顷道路绿带建设,城市功能与品质不断提升。

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完善“规范化、一体化、日常化”管理体制。海兴县建立县委常委和副县长包联社区、部门包联小区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常态化开展县城晨巡,县电视台全程跟拍,发现问题现场办公解决,有力推动县城环境容貌提档升级。目前,拆除私搭乱建82处3063.5平方米,清理“住改商”68户,整治背街小巷36条,美丽街区和精品街道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城区环境持续优化。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提档升级。海兴县新增营造林面积15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2%,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完成“双代”改造4015户,全县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关停取水井348眼,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676万立方米,开发区企业用水实现“江水置换”,深层地下水位埋深持续回升至41.58米,居全市第一位,入选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找准百姓需求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十年间,海兴县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近年来,海兴县深入推进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民心工程13项。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99.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农村劳动力就业、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青年就业见习均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文教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楼房化,设施全部规范达标,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集体产权村卫生室达标,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村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和基础业务“一站通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现代化美丽新农村。海兴县投资1.9亿元实施农村水电路讯网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成6条、13.9公里“翻浆路”集中整治,完成海郭路、海防路罩面工程,治理纳污坑塘234个,完成改厕4.1万座,城乡环卫一体化深入推进,全县197个村全部实现生活垃圾村收集、县处理。坚决做好农村文体设施建设,45个村建立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0个村建立了综合文化中心和文体广场。同时,海兴县投资2.3亿元实施标准化奶牛养殖和渔网加工项目,带动脱贫村、脱贫户和边缘户实现稳定增收,帮助全县2974名脱贫劳动力就业,就业人数全市排名第一,新增高标准农田21万亩。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张会亭农业园区获评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正大生物获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业产业新型经营主体522家,沿海高效渔业产业带和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带初具雏形。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海兴人民正扬帆起航,书写新时代“靠海而兴”的精彩华章。

2022-08-05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5699.html 1 海兴:妙笔描绘壮丽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