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中草药协会会长吕永军,切入艾草产业二次创业,全生态种植恢复当地种源优势,推出艾条、香条、手工皂等系列产品,并通过开发艾草系列文创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产业实现快速发展,还将打造工业标准争取产业话语权
打通产业痛点
让艾灸随处可行
近几日,连续的桑拿天气,让任丘市中草药协会会长吕永军感到身体不适,随手拿起桌上的艾灸笔,放到不适部位,随着一股温热袭来,身体也开始感觉舒爽起来。
“这是我们研发的艾灸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不用去专门的理疗门店,也不用耗费较长时间。”给自己做小艾灸已成为吕永军的习惯。
吕永军表示,近年来能够带领当地艾草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打通了产业发展的痛点。
艾草常常被人们制成艾条,通过艾灸使用,但在使用中,需要去专门门店,而且花费时间较长,气味也大,留在身上很长时间不能消散,成为制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他们就从产业痛点出发,研发出系列产品,让人们可以在不同地点方便进行艾灸,进而带动了当地艾草种植,推动了整个艾草产业的发展。
“艾灸笔就是我们推出的新产品之一,体积只是一支大号圆珠笔,采用特殊合金材质,隔热效果好;内部有一个风扇,启动后,风扇在帮助艾条燃烧同时还把热量和艾灸烟雾推向笔头,发热面积细小集中,实现了精准定位,方便老人和青少年使用。今年2月已经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吕永军介绍。
在吕永军的带领下,任丘的艾草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今年还跻身“十大冀药”。
全生态种艾
开启事业第二春
吕永军在进入艾草产业前,做过多年的药材贸易,对艾草产品十分了解。
“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发展,艾草产品的消费越来越火,拉动艾草产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并涌现出河南南阳等多处艾草产业聚集区,产业前景广阔。”嗅觉敏锐的吕永军发现新商机。
在考察中,吕永军发现任丘是艾草传统种植区,“历史上任丘当地盐碱地较多,适合艾草生长。同时《河间府志》《任丘县志》都有当地出产名优艾草的记载,是国内知名的中药品种。”
天时+地利,让吕永军决心把自己作为发展艾草产业的“人和”,与大家一起打造当地的艾草产业。
说干就干,正当吕永军埋头挖掘当地艾草产业时,他尴尬地发现,由于多年发展优势工农业,当地土生艾草产量稀少,无法为产业化提供原料。
为此,吕永军和伙伴们从头做起,开始建设全生态种植区。
走进一处种植区,部分区域野(艾)草有1米多高。“这是我们打造的扁鹊药用植物园,占地200多亩,园内基于环境,采用全生态种植模式,尽量模仿自然环境,减少人为干预,因此树木和野(艾)草伴随生长,但园内同样生长着以艾草为代表的200余种天然药材。今年,这片园区刚通过审核,即将成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吕永军踩着脚下杂草走进园区。
在吕永军的带动下,任丘当地很多农户也加入其中,纷纷开展艾草的林下种植,同时还成立了任丘市中草药协会,吕永军被推选为会长。
打造工业标准
争取产业话语权
通过全生态种植,天然艾草原料正源源不断地支撑着当地产业的不断发展。
然而,有了原料,发展什么艾草产品,又让吕永军犯了难。
“目前,艾草产品主要是制成艾条等相关产品推向市场,但经过几年发展,产品毛利润越来越低,对产业拉动效应下降。”
为了改变不利的市场地位,经过考察,吕永军果断地将艾草深加工提上日程。一座小型实验工厂,在扁鹊药用植物园旁拔地而起。
“我们在开发艾条、香条、手工皂等传统产品同时,更加注重产品的工业化、标准化开发。”吕永军说,“目前,艾草产品没有成熟的工业标准,谁率先实现标准化生产,并进行推广,谁就能握有产业话语权。”
在打造工业标准同时,吕永军和伙伴们开始进入产品的深度开发,艾蒲止痒液、艾墨荣发液、二根仙客饮等新产品纷纷进入实验阶段。今年,艾草精油萃取车间也将建成投产。
在深化艾草产品深加工同时,吕永军还将目光对准艾草文创产品,去年协会选送的系列艾草文创产品,获得了河北省文创大赛的第三名。
“艾灸笔就是我们推出的艾草系列文创产品之一,目前,协会正在和第三方机构合作,准备继续开发艾草文创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方便生活、方便使用的艾草系列文创产品。”吕永军展示着多款文创产品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