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6日
第05版:05

版权赋能 激活创新动力

本报记者 吕 坤 本报通讯员 陈志丹 庞丽侠

魏志广 摄

【阅读提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不久前,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斯裘皮产业园,被国家版权局分别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称号,填补了我市空白。

两家企业的版权保护之路,或能给更多企业以借鉴。

从“被抄袭”中抽身

取得国家专利210多项、商标7项,获得版权授权并取得版权登记证书558件。这是河北明尚德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绩单上的一组数据。就在不久前,明尚德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填补了我市空白。

从踩着煤油炉吹制化学实验用玻璃器皿的小作坊,到引领中国最大耐热玻璃生产基地的龙头企业,明尚德走了30年。而从低端竞争中抽身出来,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版权,是2009年以来明尚德得以快速发展、不断超越自我、引领行业的秘籍之一。

同很多行业伙伴一样,从家庭作坊到做代工,是明尚德经历的第一次“转型”。但很快,明尚德就从无忧无虑的代工时代中惊醒——中国制造的产品“海外一日游”,贴个洋标签,身价就翻10倍。“‘战火’已经烧到家门口了,中国人需要有自己的玻璃品牌。”公司总经理高天亮回忆,如果一直满足于做代工,再好的产品也会受制于人,也难有自己的话语权。

此后的几年间,质量、创新、品牌,成为明尚德压倒一切的词汇。

两个多月时间砸进50万元,这几乎是公司当年的全部利润,耗费的20多吨玻璃管能加工12万个玻璃杯,这样的“牺牲”,终究换回了世界上第一只双层隔热玻璃杯。凭借这一产品,明尚德一举打开海外市场,营业额从350多万元直接攀升至1.6亿元。

被抄袭是常有的事情,版权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2009年,明尚德成立产品研发设计部,下设版权管理小组,负责公司自主开发产品的版权、专利及商标的组织申报、档案管理、权利维护等工作。

从前几年活泼灵动符合青少年的“西游记”、小资青睐做工精细讲究的ML Glass、适合老年人修身养性的茶具璃海匠心,到近年来弘扬诗经文化、传统文化的系列产品,“山河无恙”“前程似锦”“牛年忘烦”……在明尚德从事产品研发的是一群活力四射、有创意有干劲儿的年轻人,推出的产品也越来越有品牌性格,不断的技术创新支撑着企业越走越远。

无法复制的产品创新

羊绒和皮草的组合展示出原材料高贵优雅的质感,搭配皮革腰带,尽显摩登、时髦;修长款皮草大衣毛色衔接流畅,层次感十足,拉长的比例让视觉效果更好。

步入华斯裘皮产业园内的版权作品展示中心,入眼皆是精品。由设计图纸转化而成的服装成品应有尽有,版权作品和实物还原相结合的展现形式,也让人对版权作品的转化利用有更加直观的体验,充分展示了如今华斯裘皮服装的创意十足和产业兴旺。

日前,华斯裘皮产业园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基地)”称号,同样填补了我市空白。

如果不是实地探访,还真很难想见,看似简单的制衣背后,饱含创新与匠心。

“原料采购我们需要到很多地方和厂家去考察,以马海毛为例,它的粗细、颜色都是有很多讲究的,而且是完全人工穿上去的,一定要工艺整齐。”华斯裘皮产业园区设计总监韩晓波表示,皮草的制作工艺相当繁复,一件好的皮草既要保证花纹排列得自然灵动,还要控制每缕毛量足够均匀。从设计研发到加工生产,每一步都离不开匠人的细心打磨。一张张图纸、一件件成衣,都集结着设计者们的独特构思,表达着整个企业的创新理念。

产品的开发制作过程周期长且工艺复杂,也正因此,对产品的版权保护也更为顺利,抄袭的难度更大。

作为华斯裘皮产业园的管理单位,从2018年起,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了版权保护行动,组织企业和个人积极开展版权登记工作,将各类作品和设计图纸进行版权登记,目前获得版权授权并取得版权登记证书460件;发动单位职工、园区1130家入驻商铺进行版权登记,并建立健全软件正版化工作制度,制定版权资产管理制度,开展了版权资产清查、管理及运用等业务。

版权示范是个系统工程

登录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自行选择要申请的作品,将设计图纸和成品照片上传并进行文字描述。如此简单的版权登记线上申请流程,对企业而言是极其友好的。

作为一个年销售服装50多万件、销售额破12亿元的华北地区裘皮服装一级批零中心,华斯裘皮产业园已是集产品交易、精品汇集、仓储物流、博览展示、商务办公、科技研发、技术培训、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商贸人文产业园区,立足国内北方市场、对接俄罗斯、面向欧美。

版权示范园区的背后,是个系统工程。

以园区办公为例,所有电脑均采用整版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杀毒软件,为推进公司发展高价购买ERP、CAD、ET、日升、SP、AI、Sai等工业设计和生产加工类正版软件,成立软件正版和领导小组,在华斯内部和产业园区推进软件正版和工作,同时,制定了版权资产管理制度,开展版权资产的清查、管理及运用等业务,确定版权资产管理绩效目标,加强版权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保证版权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有效利用。

“如果每个企业都有版权保护意识的话,整个行业一定是一路向上的。”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贺素成说。

对版权保护的探索一直在持续。2021年,肃宁在版权保护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入挖掘、整理、登记、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等智力成果,共累计完成1250件作品登记,登记数量位列全市第三。今年上半年,肃宁的版权登记数量跃居全市首位。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提升版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420万元采购资金,实现了全市正版办公软件全覆盖;成立市版权登记服务站,对市县登记工作进行量化通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作品登记20085件,登记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2022-08-16 本报记者 吕 坤 本报通讯员 陈志丹 庞丽侠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6607.html 1 版权赋能 激活创新动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