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伟
省委书记倪岳峰在沧州调研时提出了沧州要在沿海经济发展、开发区提档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安全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的具体要求。其中,就沿海经济发展,提出要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意识,以国际化视野招商引资,推动沿海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塔吊冲天,巨轮扬波。立秋时节,湛蓝的苍穹下,黄骅港一派繁忙景象。
8月9日,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传来好消息,黄骅港河钢码头7月吞吐量再创单月历史新高,其中外贸业务85.7万吨,占比48.2%,为今年以来最好水平。这也是在疫情防控和行业市场下行的大背景下,公司连续三个月超额完成当月指标,营业收入、利润指标、单货种创效能力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我市是河北省三个沿海城市之一,沿海临港是最大优势,也是发展潜力所在、希望所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为沧州擘画了“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的总目标,省委书记倪岳峰对沧州提出要在沿海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的殷切希望。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我市坚定不移向海发展、向海图强,深入思考“目前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和推动沧州沿海经济发展,聚焦聚力推动港口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面扩大开放等重点工作,这片热土迸发出蓬勃发展活力。
全力以赴加快港口建设,做强“主引擎”
8月的渤海湾,阳光炽烈,海风劲吹。8月12日,驱车来到黄骅港综合港区一号港池后方,黄骅港综合物流园枢纽工程建设正酣。在物流中心项目施工现场,20余台挖掘机、装载机正在同步施工,1号堆场东西向、南北向主路,第一步6%石灰土改良摊铺、压实作业正在加紧推进。
黄骅港综合物流枢纽工程由河北渤海投资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62.1亿元,将建设6.3公里的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物流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双向12公里的综合皮带机运输工程以及两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等设施。项目建成后,港口货物公转铁、散改集多式联运将更为衔接流畅,黄骅港集疏运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沿海要发展,港口是龙头。为深入贯彻好落实好省委要求,努力在沿海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我市坚持把港口作为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不遗余力推动黄骅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市委书记康彦民定期到渤海新区黄骅市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暨港口高质量发展现场办公会,现场协调解决港口建设、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对下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全力实施港口转型工程,推动港口运输功能向海陆双向辐射、多式联运集成、区域协同发展枢纽港转变,深化与上海港、宁波港对接,努力开辟更多集装箱和外贸直航航线,实施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和曲港、邯港等重大交通项目,打通雄安新区出海便捷通道。
全力推进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专业化码头和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航道升级改造,补齐港口功能短板,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全面提升港口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
全力建设推进智慧港口,有重点地推进智慧码头、智慧航道、智慧物流建设,逐步形成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保障有力的现代港口运输新业态。
全力推进港口开放融合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根据京津冀、雄安新区等城市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布局港口泊位,共建共用内陆无水港……
一系列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运营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上半年,黄骅港综合港区、散货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4565.42万吨,同比增长5.98%,集装箱累计完成50.36万标箱,同比增长44.36%。
特别是7月18日我市正式开通黄骅港至上海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串联起长三角与京津冀核心区域,并以上海港为中心节点进一步连通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将黄骅港打造成为上海港在北方的重要物流支撑点,进而促进我市成为环渤海区域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