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梓欣
在父母眼中,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在老师心中,他是个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的好助手;在同学眼中,他是个严于律己、甘于为同学服务的好榜样。他就是2021年省“新时代好少年”邱祥熙。疫情袭来时,作为班长的他,主动牵头成立“健康学习小组”,特殊形势下,带领同学们克服各种困难一起学习进步。
今年13岁的邱祥熙是沧州市第八中学的学生,他爱好艺术、写作,曾在各类报刊上发表过多篇短文,在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奖。同时,他还是校篮球队主力,带领同学多次夺冠。2020年,一场疫情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作为班长的他主动跟老师商量,组织骨干同学成立线上“健康学习小组群”,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日总结上报同学们的健康状况。“叔叔、阿姨在前方抗击疫情,我们在家里更要好好学习。”邱祥熙说,特殊假期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大家可以查漏补缺,开学时以更好的面貌迎接新学期。
随着居家抗疫的深入,他发现同学们越来越烦躁不安,有的同学甚至跟他说,写完作业不知干什么,觉得很没意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他开始绞尽脑汁思索如何给同学们打气,最后他灵机一动,决定拍摄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来激励同学们。从晨读、做早饭,到听网课、体育锻炼,再到练习书法、绘画、做科学实验、收看新闻联播、写小说……他制作“居家抗疫”小视频,发给大家看,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了《“宅”家计划》,内容涉及学习、锻炼、家务、休闲、艺术、科学等方方面面。同学们看后反响强烈,纷纷效仿,坚定了居家学习的信心。
邱祥熙的父亲是一名人民警察,从小受父亲影响的他,觉得为人民服务是非常伟大而光荣的事业。当他得知同学得了重病时,主动找到老师提议捐款,后来他所在班级在短短1天内捐款3430元,全校累计捐款高达28万余元,帮助同学渡过了难关。“我每天都会从自己的零花钱当中拿出1元钱积攒下来作为我的爱心基金,随时捐给有需要的人,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6年。”邱祥熙说,前几天,他刚刚参加了市慈善总会举办的“第六届暑期儿童生命成长营”活动,跟随工作人员到献县捐资助学。
新一轮疫情出现后,他积极报名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他把家里储备的食品和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品送给一线执勤人员,并创作小诗《致英雄》献给他们,希望同学们向他们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现在学习的苦、担过的责、忍过的痛,终将变成光,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邱祥熙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将努力学习,做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