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第01版:01

产业升级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我市聚力推动实现“五个更大成效”综述之三

技术赋能,助力河间再制造产业加速崛起。图为工人在河间市一家再制造企业成品库工作。苑立伟 摄

本报记者 屈 鹏

省委书记倪岳峰在沧州调研时提出,沧州要在沿海经济发展、开发区提档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安全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其中,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要聚焦培育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打造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更大成效。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2022年全市有619个项目入选全省重点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暨千项技改项目,入选项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拥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3家,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这是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今年上半年,全市2384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5.4%,高出全省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高出一季度2.4个百分点,规上企业“稳定器”作用明显。

这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画卷:总投资205亿元的河北德谊集团可降解新材料、生物医药项目开工建设;沧州大化年产20万吨双酚A项目投产;北京协和药厂沧州分厂完成安全生产验收,进入生产阶段;以沧州优然牧业3万头高产奶牛牧场示范项目在献县开工为起点,伊利集团在沧州投资152亿元,建设日处理生鲜乳4000吨、年产约150万吨、全球规模最大的乳制品加工基地项目正式启动……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共同描绘出沧州经济发展的宏伟画卷,铭刻下沧州谋划长远、实干争先的历史印记。

坚持创新驱动 持续释放发展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不断成长的根本所在。

电熔炉里热浪滚滚,火红的玻璃熔浆经过多道工序,最终成为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在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生产新冠肺炎疫苗瓶,成品经过消杀、包装后,将发往国内一些新冠肺炎疫苗生产企业。

“疫苗瓶材料的选用有很大的学问,瓶身耐水性越强性能就越稳定,瓶内的疫苗质量也就越可靠。中性硼硅玻璃因优良的稳定性,成为注射剂、疫苗、单抗类药品的‘最佳拍档’。但因其在配方、窑炉设计、生产控制、产品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难度,一度只能依赖进口。”四星玻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投资近亿元,历时三年,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攻克难点,实现了中性硼硅玻璃管的稳定量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依靠技术创新,让更多企业做大做强。近年来,针对科技研发资金投入较低、创新研发成果不够多、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绿色化工等主导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我市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改革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科技资源科学有效配置,努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2021年全市科技支出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升至1.54%,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支出预算2.3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7亿元。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拥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3家,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下转第八版)

2022-08-26 ——我市聚力推动实现“五个更大成效”综述之三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7887.html 1 产业升级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