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贾世峰 通讯员史飞飞 缴阳)前不久,运河区小王庄镇韩家场村一户村民家有白事,按照村里丧事简办的村规民约和疫情防控要求,葬礼简办,不设酒水,亲友只吃简餐,整个白事办完,比以前至少省了四五万元。
“要放在几年前,少说也得摆上50桌酒席,还得请乐队,大办三天。而且圆坟之后还要请30来桌。”村党支部书记陈忠华说。
韩家场村位于沧州市区西北,属于城边村,有村民500多人。在过去,村里的红白喜事攀比成风,一场白事往往要花10多万元,村民负担很重。
为了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韩家场村建立了以乡贤和德高望重村民为主的红白理事会,全面负责操办村民的红白喜事。村里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倡导“红白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
红白喜事简办的村规民约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改变了村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风气。“比如白事,原来没有标准,谁家想怎么办就怎么办。现在,餐席标准不能超过240元,不能喝酒,烟不能整条整盒地发,无论家里经济条件如何,一律不能超出标准。”陈忠华说。
村规民约的制定,改变了村里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陋习,大大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营造了树立文明新风、建设文明乡村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