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1日
第06版:06

王平的“十年计划”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摄影报道

8月28日上午,一场特殊的义卖会在福泰隆家居博览中心举行。看着一幅幅书画和剪纸作品被爱心人士买走,王平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她本就感性。自6年前创办星月社、关注自闭症家庭和自闭症儿童疗愈后,眼窝就更浅了,“我流泪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

8月28日上午,一场特殊的义卖会在福泰隆家居博览中心一楼大厅举行。

义卖会的主角是一群孩子,他们来自星月社——一个由全国各地数百个自闭症家庭组成的团体。40岁的王平是这个团体的组织者、负责人。

义卖会最引人注意的,除了书画老师们的书画作品外,还有这些孩子们。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只要在现场稍加停留,就能发现他们的特别之处——吵闹、刻板,可以说话,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

现场每一位自闭症儿童家长都知道,这种疾病至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许,孩子一生都要在孤独中度过,甚至到老还在学习打招呼。可在义卖会上,看着孩子们有的拿起剪刀,裁剪出一幅幅漂亮的剪纸作品;有的登台献艺,熟练地背诵出《弟子规》……家长们又一次看到了光亮。

“娘家人”

在星月社这个由自闭症家庭组成的团体中,王平显得有些特殊。

2016年,王平的女儿被诊断有自闭症倾向。尽管很快被确认是虚惊一场,但王平的心从此和“星孩儿”及其家庭连在了一起。

“为了给孩子治疗,我看到很多家长不惜卖房卖车。可这病没治,家底花光了,病情也不见好转,很多自闭症家庭因此矛盾重重,甚至破碎……”那一年,“圈外人”王平创办了星月社,开始帮助自闭症孩子进行疗愈。

6年来,她成立书画班、剪纸班,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又通过举办生日会、自闭症儿童书画展等活动,引导自闭症孩子及家庭融入社会……在很多场合,她不只一次说:“星月社得到过很多人的无私帮助,他们都是星月社的娘家人。”

这次义卖会也不例外。

半个月前,“娘家人”罗兆普主动给王平打来电话,询问近期能帮星月社的孩子们做些什么。他是福泰隆家居博览中心的党支部书记,5年前,在报纸上看到星月社的故事,从那以后,福泰隆的办公区便成了星月社举办各种活动的主要阵地。

接到罗兆普的电话,王平高兴极了。她正想要办一场义卖活动,向更多人展示孩子们的进步,也让家长看到未来和希望。

与此同时,多年来一直免费教星月社孩子们书法的李思云也伸出了援手。他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沧州云天书院的副院长。他把义卖会的消息告诉了云天书院的书法老师们,众人纷纷响应。81岁的王山城就是其中之一。“王老师几个月前摔伤骨折,一直在家修养。可一听说要为星月社的孩子们做些事情,说什么也要参加活动。”李思云说。

没有过多的宣传,也没有复杂的仪式,参观者都是恰巧来到福泰隆的消费者。可即便如此,当天依旧有100多幅作品被爱心人士购买。“感谢所有参与这次活动的好心人,我们会将这笔钱作为星月社的活动经费,绝不辜负大家的一份爱心。”王平说。

“十年计划”

“为了给孩子看病,很多自闭症家庭陷入困境、生活拮据,但比这更难熬的是看不到希望,‘想死又不敢死’的家长大有人在。”为此,在2020年,王平制定了一份“十年计划”。

她相继办起公益美术班、公益书法班、公益剪纸班……邀请美术老师陈奕璇、书法老师李思云等人来星月社义务授课,期望借此开展培能疗愈、教会孩子们一技之长,同时也帮他们和家长重拾自信。

“自闭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行为刻板,对同一件事,可能别的孩子过段时间就放弃了,而自闭症孩子却会坚持下去。虽然不能把这简单地理解为优点,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的确更利于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只不过,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有可能是10年,甚至更长。”王平说。

让王平感到意外的是,好消息很快就接二连三传来,像春雷一样振奋人心。

仅仅几个月,星月社孩子们创作的几十幅绘画、剪纸作品就接连入选大型展览,其中6幅入选了中日韩自闭症艺术家画展。

去年夏天,星月社在市群艺馆举办美术作品展,展出的近200件绘画、剪纸作品均出自自闭症患者之手,作者年龄从6岁到32岁不等;

去年秋天,位于理享山28号的山艺术馆,主动为孩子们办了一场为期一周的义卖展,150多幅作品被爱心人士收藏,共收到画款17200元。其中,单是一套12生肖剪纸就卖到了1000元。

看到孩子赚到“第一桶金”,许多家长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自己的孩子有了自食其力的可能。

这些好消息让王平又惊又喜。

惊的是,“十年计划”才刚刚起步,不仅孩子们的作品得到了广泛关注,孩子们的专注度也在学习中得到了培养;

喜的是,“十年计划”过于漫长,举办展览正好可以让家长们看到希望,从而坚持下去。

看到希望

在一场义卖会上,王平像往常一样,向每一位购买人道谢,其中一位购买人的话让她激动不已:“我买画不单单是因为同情,更多的是喜欢,喜欢这些作品!”

这句话让王平看到了希望:“孩子们要想真正融入社会,不能全靠感情牌,除了来自社会上的关爱,更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路,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用作品去打动人。”

王平对“十年计划”的信心更坚定了,努力向外界推广孩子们的作品。

她把这些作品挂在自家面馆最醒目的地方,向顾客介绍自闭症和星月社里每一个孩子的故事。

今年7月27日,王平成立了“护星团”微信群。此后每个星期三都会在群里推出一个孩子的作品,讲述他的故事,卖画的收入全部交给孩子家长。

“微信群第一次搞活动,就卖出去6幅作品。到目前为止,微信群一共搞了6次活动,每次都有作品被卖出。”王平说。

让王平感到欣慰的是,家长和孩子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感激着爱心人士的帮助。每卖出一幅作品,孩子们都会写一份答谢信或画一张爱心卡。

这些答谢信、爱心卡虽然只有十几个字,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为了写一封没有错字的信,他们甚至会用去几十页稿纸、花上小半天时间。一位家长说,‘回馈别人的爱心,我们必须用心’!”那一刻,王平知道,她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2022-09-0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8351.html 1 王平的“十年计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