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进超
1.7亿元退税惠民企
今年初受疫情影响,献县多家企业普遍面临上游原材料供应不畅、下游市场销售大幅缩减、企业产品积压等困难局面。献县积极发挥大数据购销“搭桥”作用,通过发票信息、登记信息等大数据查询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精准搭桥,引导上下游、产供销对接,促进企业产销两旺。
为消除疫情的不利影响,献县积极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以精准、精细、精心服务,打好服务组合拳,保障各项减税惠企措施快速落地,助力企业平稳运行。自全国大规模实施留抵退税政策以来,4月至7月底,献县共累计留抵退税1091户次,退税额1.78亿元。
献县以“三精”服务,全面构建服务企业的体系——以精准服务,畅通绿色渠道;精细服务,打造多元化快捷办税模式;精心服务,深耕智慧税务联动建设。
献县还在全市率先设立“一窗受理、集成办理”综合窗口,全力推进不动产登记便利化。通过电子政务外网打通网络信息通道,搭建直通式无障碍信息传递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涉税事项一次办理,有效压缩了不动产一般登记和税务事项办理时限。
“一窗受理”中,有两项指标在全市名列前茅,此模式还被推广到其他县市。
献县因区制宜,提供行业化个性服务,根据各辖区企业集聚特点,“一区一品”,针对性成立房地产建筑业、铸造租赁业、仪器设备业专项小组服务团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稳岗返还金雪中送炭
近期,高新区的多家企业陆续收到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额。一笔笔资金直达企业,成为疫情期间助企纾困、稳就业的“及时雨”。
沧州金达公司有关负责人高兴地表示,以前他们最担心的是订单减少导致熟练工流失,如今,公司获得10多万元稳岗返还补贴,这笔钱真是雪中送炭,可以帮着留住更多工人,随着9月订单旺季的到来,他们就可以敞开干。
高新区企业所享受的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即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可按不超过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稳岗返还。这是对企业承担了稳定就业岗位社会责任的一种激励,更是预防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减轻企业办事成本,高新区采取“免申即享”经办方式,即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稳岗资金直达企业银行账户,对没有对公账户的小微企业,直接返还至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账户。通过实施“免申即享”政策,有效提高政策的到达率,让企业快速享受到政策红利。
多轮驱动助力产业发展
作为沧州经济开发区“1+3+N”主导产业当中的汽车产业,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促进区内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沧州经济开发区出台多种举措,为企纾困,助力企业平稳发展。
一方面,接连出台相关政策,根据企业产值税收、投资外贸等综合评分进行年度评比奖励,针对专精特新、精益管理、主板上市等设置加分项,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改投入,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以优良服务助力企业轻装前行。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建立了“承诺+监管+信用”的闭环管理模式和10余个环节的“容缺受理”制度,形成了“全链条”审批机制;税务局建设了“零窗口”智慧办税服务厅,打造“10分钟”办税圈,确保政策宣传无死角、落实不放松。
相关部门帮助北汽韩一公司14个专利项目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为帮助汽车产业平稳前行,沧州经济开发区实行多轮驱动策略,他们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刺激汽车消费,出台了《汽车促消费活动实施方案》,23家企业参加促销活动。消费者在享受最低价的同时,每购买一辆车再补贴1000元,有力推动汽车消费市场加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