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2日
第05版:05

新舟驶过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侧记

本报记者 杨金丽

秋日的沧州段大运河,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蓝天白云下,碧水、绿苇、荷花、岸树错落有致,宛如一幅三层叠翠的诗意画卷。一艘艘游船驶过,激起层层涟漪,一下子点亮了运河画卷的眉眼。

9月1日上午,举行了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活动。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大运河船舶停运以来,首次恢复通航,全市上下万众瞩目。随着社会各界代表推动启航推杆,魂牵梦绕了几代沧州人的运河通航,半个世纪后终于梦圆。

船已启航,载的是满满的沧州风情文化,悠悠而行,驶出码头,向南行驶。

船中所见,与岸上完全不同。人在船上,犹在水中。一座河流穿过的城,从船上的视角看去,如此新鲜生动。

“小时候,爷爷教我叠纸船,带我去家门口的运河边放船。看着纸船渐渐漂远,我问爷爷,什么时候能在河里看见真船,爷爷没有回答。”张文涛说。

26岁的张文涛,是天津华汇设计院的设计师,负责大化工业遗存旧址提升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作为施工单位代表,通航首日,他登上了游船。

张文涛的老宅在建华街,是运河边的一条老巷。巷子边原来有船厂和渡口。大大小小的船,南来北往的,停泊靠岸的,川流不息。但这些是爷爷那代人的记忆。张文涛小时候没在运河里见过船。爷爷给他叠的纸船,却像一艘巨轮,载着他去远方,又从远方回到了家乡。张文涛说,有时间了,他一定要带家人坐船游一游母亲河。

登船不久,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复建后的沧曲书舍。沧州段运河九曲十八弯,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沧曲书舍,便建在了河弯处,于是有了这诗意的名字。船过沧曲,似有朗朗书声穿水而来;芦苇丛中,造型各异的石狮子,或静卧、或嬉戏、或张望,自南向北按朝代排列,恰似一座露天石狮博物馆。再往前行,缙园遥遥在望。这是为纪念明代漕运总督张缙修建的。生前,他管理差不多整个京杭大运河的北半段;去世后,他选择长眠在沧州运河畔。

一曲节奏欢快的吹歌,把思绪从历史拉回现在。亲水平台上,人们热情地欢呼、招手,有的还随着音乐舞动起来。来水了,人们欢呼;来船了,人们更加兴奋。很多沧州人心中无数次期待过的“一船明月过沧州”,变成了现实!

船长吴家利,安徽人,在苏州段运河跑船10多年。对沧州,他还不甚熟悉,却颇多好感。“沧州段运河弯弯曲曲,很有味道,不同于江南。”他说,印象最深的是,即使站在岸上,也有互不相识的沧州人热情地向他打招呼,他能感受到沧州人骨子里对水和船的热望。

泛舟畅游运河,瑰丽景色让人流连沉醉——

王希鲁闸所,宛如运河上的一座水上公园,大唐风范,气度轩昂,一下子将人拉到京杭大运河的起点;九河桥上下,风光如画,游人如织,浩荡秋风吹皱一河碧水;大运河公园,河道蜿蜒、绿意浓浓,旗袍佳丽袅袅而来,不愧为“网红打卡地”;南湖岸边,清风、朗吟、南川3座名楼临河而立,道不尽千百年来的运河故事、沧州风情;河道两侧,三层叠翠的浓绿中,荷花摇曳,野花灿漫,大运河原真风貌一览无余……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东光连镇到山东德州四女寺河段,及东光连镇的谢家坝,成为世界遗产点。

大运河,就是那个时候,受到了更多沧州人的关注。

船在河中行,摄影师王少华边拍照边感叹:“运河变化太大了!”如今碧波荡漾的大运河,几年前还布满垃圾,又脏又臭。经过河道清淤、堤岸加固、生态修复等工程,如今,运河生态好了,运河原真风貌味道更足了。自从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王少华和老伴儿只要有时间就往运河跑。他说:“我怕错过运河的每个瞬间!”

京杭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黄金航道”,沧州段蜿蜒流淌、宛若玉带,特别是中心城区段保存完好,九曲十八弯、沿途多遗迹、处处是风景,代表了我国北方大运河遗产的原真性,是旅游通航的最佳航段。乘着国家对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的东风,我市大力开展中心城区河道清淤疏浚,实施绿化提升工程,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成航道13.7公里、旅游码头12个、步行景观桥6座。

船驶过一座桥时,市人大代表勾会霞惊喜地叫出了声:“佟卉桥,我起的名字!”那是8月24日,在大运河桥梁起名座谈会上,她结合大桥所在位置佟家花园的名称,取名“佟卉桥”,没想到真的被采用了。“通过这座桥,我对大运河有了更深的感情。”她说。

大运河似乎特别厚爱沧州——沧州段大运河全长216公里,是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一座城市。驶过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时,讲解员说,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像这样的大弯儿非常少见,它把运河的生态美与科技美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已经成为大运河标签化的地标,称它为运河上最美的弯儿也不为过。

杭州园林设计院的董琦,是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河道和桥梁的设计师。2019年到沧州的他,如今俨然一位“沧州通”。“沧州运河两岸有很多老树,老百姓对树有感情,在不动这些树的情况下进行设计、施工,有很大难度。好在,我们最终克服了难关。”董琦说。

九河桥、佟卉桥、百狮桥、沧曲桥……每过一座桥,他就介绍桥的特点和风格,并说,灯光设计很独特,晚上看桥会更美。他的设计无所不在。大到每一座桥,小到每一束光、每一株草。运河岸边的水生植物芦苇、芦竹、千屈菜等,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兼具美化景观与保障运河水生环境的双重考量。

在船上,看到沿岸人们招手欢呼时,忽然间就感动了。

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人们看到大运河边美丽沧州的人文地理,看到沧州人热情、豪爽、开放、文明的脸庞吗?

沿岸人们的热情,一次次感动了乘船的人们,尤其是河畔码头上展演文体活动的人们。

狮舞、中幡、京剧、武术、古风舞蹈、木板大鼓、西河大鼓、舞龙、河北梆子、模特走秀、腰鼓表演……一路岸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简直比过年还喜庆热闹。

过年一年一度,运河通航可是好几代人的期盼呀!

泊头六合武馆的武术名家石同鼎,早晨5点多带着近30名弟子从泊头赶来沧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过去,老武师们到沧州,是走水路还是陆路?”石同鼎的曾祖父石金省,清同治、光绪年间在运河上押运镖车。他的武馆也开在运河边。六合拳的传播原本离不开运河。“当年祖辈父辈们就是通过运河南下北上,向北传到北京,向南传到福建,进而传到全国、世界的。”

弟子们的武术表演吸引来不少市民的围观。河对岸,也站了不少观众。石同鼎的心中泛起一阵阵热流,他相信,运河通航将会给武术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南川码头上,河西岸是舞狮,河东岸是杂技《中幡》和空竹。刘吉舞狮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舞狮队里最年轻的成员刘柱,只有16岁,还是一名学生。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大运河边表演。之前,他并不了解大运河,参加这次活动后,他对这条闯入青少年时代的河有了不一样的感情。

当年的杂技艺人就是从运河开始走南闯北的。看着杂技演员们在岸上的表演,沧州市杂技家协会副会长张万军的脑海里,总是浮起老艺人们沿河卖艺的一幕幕情景。去年,他们通过杂技剧《大运河上》,在舞台上展现了历史上的这一幕。而今,他们真的站在了大运河上。“对杂技人来说,大运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旅游通航将会带动沿岸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希望能给杂技文化旅游带来新的希望。”这是他的希望,也是很多非遗传承人的希望。大家都盼着,通航是个新起点,运河古郡在新时代迎来文化的高光时刻。

这次通航,不仅仅是文化的盛事。大运河本来也是一条经济之河、融合之河、发展之河。乘船的企业家代表们表示,围绕通航,还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打造重点工程、培育精品路线、发展相关产业,充分保护、传承、利用好这条具有世界影响、世界地位的母亲河。

市人大代表王成东是大运河爱心志愿协会负责人。他说,通航后,人们更要爱护、保护好大运河。

人在船中,船在河上,涉水而来的歌声,穿云带水,格外动听。那是京剧,是木板大鼓,是西河大鼓,是河北梆子……离近了看,会发现,那些练功的戏曲人很年轻,他们或舞水袖,或压腿、踢腿、练腰功……在最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这就是一代代的传承。

还有更多的群众文艺活动。合唱团、健走队、旗袍秀,甚至还有大妈们的广场舞。大家都为通航而来。

大运河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回忆与期盼。岸上还有更多的人,有垂钓者忘了钓鱼,有骑行者或出租车司机停下了车,驻足在岸边,只为看一看通航的河,看一看河中的船。大家素不相识,却互相招手致意。那是对运河浓浓的挚爱,对通航深深的期盼。

2022-09-02 —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侧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8397.html 1 新舟驶过古运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