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习惯、一个动作、一餐美食,都与健康息息相关。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报“康宁话健康”专栏,记者就和您一起聊聊生活中健康养生那些事儿,让您科学养生、快乐运动!如果您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联系我们(联系电话:3155705;电邮:rbcsdk@163.com)。
本期话题:无肉无油就是轻食吗?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刘建
近年来,“轻食”备受追捧,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健康担当。打着“轻食”概念的餐厅、外卖数不胜数,网上相关食谱、视频层出不穷,人们对“轻食”的理解也五花八门,“轻食=沙拉”“轻食=日料”“轻食=无肉”“轻食=无油”……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刘建。
“这段时间‘轻食’减肥,效果不明显,身体还感觉不舒服了呢。”市民张宏祎说,“一位医生朋友听了我的饮食内容,说我饮食不均衡,长期下去对健康无益。”
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对于“健康”“养生”的美好追求,“轻食”的兴起正是这种追求的体现。“但‘轻食’不等于无肉无油,其核心在于控制总能量,即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在这个前提下,还要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并且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刘建说,“轻食”应遵循品种多样、合理搭配的原则,在蔬菜类、水果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品类、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类、油盐类中,要至少保证摄入4类,总品种不少于6种。
据了解,“轻食”有3个等级:入门级,能满足“小份量”“低热量”“易消化”的要求;升级版,在入门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少油、少盐的特征,并且食材更加多样,营养更加丰富;高级版,食物结构与平衡膳食模型相同或近似,可作为人们长期的膳食选择。
刘建介绍,“轻食”的食材以天然的为主,最好不选加工食品,比如火腿、饼干等。“轻食”的制作并非人们想的就是一大盘子沙拉,标准的中式餐食也可以“轻”而营养,吃起来胃肠很舒服,且能避免微生物污染。例如,在烹调方面,尽可能采取蒸、煮、炖、焖、拌等简单的烹饪方式,有助减少油脂摄入,还能留住更多营养。煎、炸、烤等方式不仅破坏营养,还可能产生致癌物,菜肴的热量也会大大增加。为提升菜品口味,可以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焯水、上浆挂糊和勾芡等。
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大家可以依照上述标准核对菜单,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如果想自己在家做饭,应避免长期只吃某几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