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3日
第03版:03

东光县龙王李镇:

红薯喜丰收 甜蜜润民心

本报记者 周 洋 本报通讯员 朱玲华 赵 越

眼下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在东光县龙王李镇双庙赵村的红薯地里,20余位农民正在忙碌,有的挖红薯、挑拣、装袋,一堆堆刚挖出来的红薯摆满了田间地头,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有的再把打包好的红薯统一装车,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大家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

“这些红薯将运往省内其他地区和山东一些地区。都是些老合作户了,他们对咱们的红薯质量评价很高,订单需求量很大。”当地玉红家庭农场负责人高玉红指着一辆辆满载红薯的货车对记者说。

玉红家庭农场成立于2015年,一直种植红薯、花生等节水作物。“俺们这是沙质土壤,透水透气性很好,比如红薯,前期栽种后,后期根据雨水情况进行管理,多数年头不用浇水。”高玉红说,农场今年共在双庙赵、陈英等5个村庄流转了2000亩土地,其中种植了红薯500余亩,包括西瓜红蜜薯、龙薯九号等品种。“红薯生长周期短,抗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强,亩产量可达3500余公斤,利润在1500元左右。”她说。

此外,由于种植红薯规模较大,吸纳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在家庭农场务工,农忙时节每天用工量可达40余人。

今年69岁的双庙赵村村民徐桂兰,家里之前种植大田作物,由于自己岁数大了,5年前,将自家10余亩土地统一承包给了玉红家庭农场,随后在里面工作,不仅能得土地租费,还能挣工资。“俺现在工作主要就是收红薯,打包装袋,也不累,一天能挣80块钱左右。”老人说。

2022-09-13 本报记者 周 洋 本报通讯员 朱玲华 赵 越 东光县龙王李镇: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9182.html 1 红薯喜丰收 甜蜜润民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