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5日
第02版:02

弃工从农当“羊”倌

——泊头王海生养殖“桑叶羊”的故事

羊在“楼”上养

本报记者 康学翠

走进泊头市营子镇段鲁道村的善牧家庭农场,一个6层高、带梯子的简易铁房子映入眼帘,每一层都撒满了桑叶,小羊们踩着梯子欢快地觅食。农场主王海生站在旁边望着,一脸微笑:“这是我自己研制的‘铁塔山’,每层有25平方米。这是为了让小羊们爬上爬下觅食动起来,这样长起来的羊肉质会更好。”

只喂食桑叶、让羊爬梯子觅食,在营子镇,王海生还是第一个尝试这种养殖方法的人。

王海生干铸造起家,曾拥有一个年产值200万元的小厂子。2018年,因环保需要,他主动关停经营了十几年的厂子。接下来干什么?他琢磨许久,“这些年,国家对农业挺重视的,尤其是发展绿色农业,不妨试试。”他跟家人说。如果说,起初转型农业的想法是颗种子,那么,内蒙古之行则让这种子扎土、生根。

那一年,在内蒙古,他见到了当地牧民在山上放羊,内蒙古的羊肉肉质好,售价也高,这启发了王海生。“我要干家庭农场,养羊!”虽已近知天命的年纪,但王海生干事仍有年轻人的冲劲和闯劲。在他看来,老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营子镇有桑树2万多亩,每年只有少部分桑叶得到利用,扔掉的桑叶非常之多,桑叶能吃、能做茶,还能入药,这天然的饲料何不用来喂羊?他还模仿山上放羊的方法,制成了21米高的“铁塔山”。一切准备就绪,2019年,王海生从内蒙古购进了40只种羊,开始了养殖路。

王海生自家有10亩桑树园,修剪桑树时的叶子,以往都是扔了,养羊后,他都留了下来。不仅如此,谁家修剪桑树,他都赶忙把桑叶收集运到农场来,一来二去,本村及周边村知道他用桑叶养羊的多了,修剪桑树都会告诉他一声。“每年10月桑树开始落叶,这些日子,我就多出去转转,把掉落的桑叶收集、晒干、储藏,那可是小羊们过冬的伙食。”王海生说。

就这样,定期出去给小羊们找饲料,回来均匀撒到“铁塔山”里,王海生一门心思扑在他的养殖事业上。他还在村里雇了4个人,一定要干出点成绩。“用桑叶养羊周期比较长,从种羊到出栏,差不多要一年的时间。”王海生说,2020年养殖效益为零,2021年终于收获了养殖的第一桶金。他非常高兴,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因为全部是桑叶喂养,即使王海生的羊肉售价较市场价高出三分之一左右,仍然供不应求。“刚刚过去的这个中秋节,你猜,我卖了多少?宰了20只呢!”王海生笑着自问自答,还有顾客要买羊肉,但羊太小了,他舍不得宰,就没有再接订单。过些日子,他准备再去趟内蒙古,再购进几十只种羊。

王海生的独特养殖法在镇里传开,镇党委、政府给予大力支持,有村民也跟他学着养羊。村民张广来就是其中一个,在王海生的指导下,现在也养了30多只羊。“现在总共有5户跟着我养羊,从我这买种羊,或者让我去内蒙古帮着带回来。”王海生说,大伙儿的认可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他要好好干、踏实干,争取带领更多村民致富。

2022-09-15 ——泊头王海生养殖“桑叶羊”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9419.html 1 弃工从农当“羊”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