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 刘策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作为沧县知名的红色商贸古镇,杜生镇在今年以来克服了年初疫情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一方面,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稳定经济运行一揽子政策措施,以“贴心人”“服务员”的姿态纾解辖区中小企业的困难,助其恢复“内力”,实现自我造血;一方面,依据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结合自身传统优势,通过举办展会、建设园区、扶持企业、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举措,利用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前路虽长,尤可期许;眼望星空,脚踏实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齐心努力下,今年杜生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注定不平凡且精彩!
落实上级精神
积极发挥稳经济运行政策效应
日前,在位于杜生镇的沧县康复药用包装材料厂,工作人员正准备着在第四届沧县塑料中空制品展览会的企业展位布置工作,一边和老客户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沟通,寻求新的商务合作。
据企业负责人李浩介绍,因为今年上半年疫情缘故,企业流失了一些客户订单。下半年,镇工作人员多次来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将今年镇党委、镇政府关注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让企业有了清晰的了解。随后,在镇里支持下,企业和一些位于江浙地区的老客户进行了联系,重新达成了一些未来合作意愿,并将减免客户订单的研发费用,完善检测中心的技术手段,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
“按照往年发展态势,从9月到明年开春,企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旺季,我们相信有了各界的支持,企业一定会克服困难,实现自身突破。”李浩说。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经济运行政策扎实落地落实,对于稳住经济大盘,促进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河北省和沧州市相继发布了稳定经济运行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相关文件,在此基础上,沧县为努力实现全年社会发展目标,发布了“71条”。随后,杜生镇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行动,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点,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杜生镇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议,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会议深研政策、细致分类,结合杜生镇药包材产业、玻璃制品产业、食品产业、现代农业等主要产业制定详实方案。根据产业类型、包联干部等实际情况,镇党委、镇政府细分领域,针对性组织政策学习,同时将政策宣讲任务落实到人,确保各项措施宣传工作扎实开展、掷地有声。同时,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美篇、微信群等新宣传手段,开辟更多的宣传阵地和传播渠道,抓好网上网下多频互动,让市场主体熟悉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切实增强信心、稳定预期,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在实际工作中,杜生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研,指导督促落实,完善企业诉求快速反映和问题解决机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根据细化方案,对镇域内164家药包材企业、23家玻璃制品企业、156家个体工商户、68名货车司机、4家物流企业进行了重点政策宣讲,在企业群开设视频直播进行政策讲解,浏览量超1500人次。
目前,杜生镇6家小微企业、3家个体工商户、2名货车司机拟申请延期还本付息。镇里正积极协调沧县杜生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沧县杜生营业所、中国农业银行沧县杜生支行3家银行,灵活调整还款计划。92家个体工商户申请经营贷款,总金额超500万元,127人申请消费贷款,总金额超2000万元。组织小河哥优品、华北静姐、淘宝社等本地网红联合直播带货2场,销售额超15万元。
杜生镇党委书记纪烈刚说,一揽子政策针对性强,含金量高,下一步,全镇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密切关注实际效益,积极探索新方法新举措,扎实稳定镇域经济。
深化企业服务保障 加强招商引资推动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是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强引擎”,更是有效投资的坚实基础。
欲要引来“凤”,必先筑好“巢”。
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药包材产业基地,杜生镇占据中国塑料加工产业的重要地位。如何不断优化服务,营造企业健康发展环境,继续增强自身发展的“内力”?杜生镇党委、镇政府将这个工作课题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他们强化非公党组织建设,推行“党建+”模式,加强两新组织和行业协会党支部建设,进一步激发行业协会活力,以党组织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全镇上下正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以观念作风的大转变大提升,促进营商环境再提升。
杜生镇牵头成立了沧县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并设党支部,实现“党建互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赢”,为企业发展助添红色力量。利用协会企业家的“朋友圈”对杜生镇进行广泛招商宣传,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以商引商、抱团发展”。创立青年企业家为主的“思享汇”组织,加强药包材行业的交流合作,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和科技含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强化科技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厚植创新人才沃土,提升药包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完成技术改造,当前全镇共有科技创新型企业15家,拥有专利100余项。
同时,杜生镇优选100名驻企特派员常驻企业、蹲点帮办,构建起了“24小时不打烊、360度无死角”的招商护商工作体系。建立问题汇聚机制、交办机制、督考机制,24小时受理企业诉求,一般诉求3日内办结。牵头领导定期到企业座谈,帮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
这一系列的举措体现在一个个主动作为、助企解困的事例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了资金周转难题后,杜生镇党委、镇政府及时借助河北华糖云商与腾讯微众银行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中小企业“纾困计划”。企业在网上申请,银行根据企业的纳税、征信等方面核定使用金额,不用不计息,网上操作提取方便,2分钟即可到账。目前,杜生镇已经为沧州全鑫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和沧县塑料工业协会(党支部)的沧州亚宏塑业、淑峰塑业等8家会员单位筹措周转资金1000余万元。该项活动仍在进行中,预计可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逾4000万元……
此外,杜生镇持续开展“百企帮百家”活动,重点针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行动不便的脱贫户、边缘户,由企业将半成品送上门由帮扶对象进行手工加工再由企业定期上门收货。一方面增加帮扶对象收入,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一年来创造就业岗位逾200个。
枝繁巢暖引凤来。截至8月底,杜生镇新上、续建项目9个,总投资10.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正培育沧州永兴玻璃、鑫然(河北)生物科技、鑫利塑料制品、志远塑料制品厂等4家企业。
依托优势载体平台 传统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鑫然(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从去年下半年入驻杜生镇工业园区后,成为了河北省首家获得餐盒、吸管、膜袋、刀叉勺全降解资质企业。
“我们致力于成为玉米淀粉生物基材料和可降解材料制品引领者,致力于环保新材料的改性研发及制品的生产和推广,掌握材料改性的关键技术并兴建整条生产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刘友志说。
刘友志还介绍,企业针对的客户群体主要在以京津冀地区为主的北方地区,一方面为我国一些知名的外卖企业服务,一方面应用于一些高校、养老、医院等机构的配餐设施。“这种新兴的科技产业,让企业未来在华北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他说。
依托改革开放后不断形成的以药包材为主的民营经济体系,经过多年砥砺发展,杜生镇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药包材生产基地,产业势能张力十足。在这基础上,他们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沧东开发区——杜生工业园区的建设。今年以来,已有鑫然(河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沧州天蓬元帅户外装备有限公司、沧州非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入驻。
随着园区对实体经济的承载能力不断加大,杜生镇还强化园区生活、商务、办公等城市功能建设,抓好周边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物流等要素保障,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提升园区吸引力。
“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多元化的园区建设运营模式,计划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园区二期建设。”纪烈刚说,此外还将大力推进分类招商,广纳贤才、广聚项目,努力培育一批“镇园之宝”,以园区建设带动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实现产业链条延伸。
除了园区这一自身发展载体,杜生镇还瞄向更高的平台。从2019年开始,以杜生镇为主体的沧县连续举办了三届中空塑料制品展会,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客户关注,达成大量合作意向。杜生镇以展会为契机,打造区域品牌,深化交流合作,加快推动药包材企业转型升级。据了解,第四届展会初定十月底于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赋能塑料升级,创造经济高地——塑料制品看沧县”。
纪烈刚介绍,展会正采取多元方式进行宣传推介,将推出VIP观众邀请模式,点对点邀请核心采购商。目前,637个展位全部完成预定,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届时将展出塑料中空制品相关机械设备、原料、模具、助剂辅料、塑料制品等5大类5000余种产品。“今年展会我们还将融入乡村振兴元素,打造乡村振兴特色展区,为22家小微企业免费提供推介平台,并通过举办产业高峰论坛,邀请各地行业协会、知名企业参加,聚焦行业战略热点,引领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展会增光添彩。”纪烈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