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订下
500万元保温被
“李总,我们的预付订金打过去啦,你们可以安排生产了,谢谢您对我们项目的支持。”
日前,一个来自西藏自治区山南市的电话,让任丘市鸿飞被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毅停下与技术人员调试设备的工作,开始安排新订单生产。
“这位客户之前与我们签订了500万元的产品订单,但由于西藏多地暴发疫情,部分地区开始静默管理,造成当地项目停摆。为支持西藏的农牧业发展,我们并没有终止订单,而是主动与客户沟通,提前完成部分前期工作,为客户项目复工创造了条件。当地生产刚开始恢复,就通知我们排单生产。”李毅介绍。
李毅表示,鸿飞被业是一家专业生产大棚保温被等温室保温器材的企业,目前,涉及大棚保温被、覆膜防雨毡、防尘布、土工布等系列产品。工厂园区年产量达到了4800万平方米,已成为国内大棚保温被龙头企业之一。
“工厂发展这么快,原因之一是我们在做好产品生产的同时,向上游发展,掌握了优势原材料生产,进而形成从上到下的产业链优势,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因此赢得了很多客户的认可。”李毅说。
之前,天津一家公司在安徽负责一个大型种植项目,初期向鸿飞被业订购了35万平方米的保温被。李毅带领公司技术人员,根据客户项目需求提供了定制化的产品,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后续订单纷至沓来。目前,鸿飞被业已为这家公司完成了150多万平方米订单。
带着先进经验回家
被“吓”到了
工厂发展这么快,李毅直呼没想到。
李毅在韩国留学、工作8年,学习精益管理,其间从事跨境电商事业,将韩国商品卖到全国各地,还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2020年7月,李毅回到家乡任丘,开始帮助父母打理家里的工厂。
“之前我对自家工厂很不上心,因此关注不多。”李毅回忆当时情况,“回到老家后,我第一次进工厂,就被‘吓’到了。工厂当时管理很混乱,订货电话直接打到正在生产的班组,然后由班组负责人安排生产,因此丢单现象常常发生。同时,由于管理不善,生产效率很低,虽然公司拥有了一定生产规模,但年产能停留在2000万平方米左右……”
为找出管理“病根”,李毅深入生产一线,花费数月时间,在熟悉生产运营情况后开出“药方”——通过软硬件提升改善工厂经营。
“工厂粗放式生产多年,首先要实现正规化管理,才能将工厂拉回正常发展轨道。”李毅制定工厂发展策略。
很快,一套完整的生产管理制度在鸿飞被业运转起来,“效果很明显,大家各司其职,最为重要的是不再出现丢单现象了,客户体验感上升,后期维护省力了。”
在管理正规化的同时,管理信息化也开始在工厂落地,ERP、CRM系统等现代管理程序落地,直接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发力电商
开拓乡村振兴蓝海
2021年,鸿飞被业1688店铺开业。
工厂规范化发展,为李毅发展电商提供了基础。
通过市场调研,李毅将电商发展引领工厂进步定为工厂向数字转型的路径。
“我们通过调研发现,工厂生产数字化升级,资金需求大,短时间很难实现,而且现有生产技术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但发展电商,能迅速打开全国市场,是工厂发展的倍增器。”李毅确定了工厂数字转型发展方向。
“开设1688店铺,是因为我们与众多淘宝电商不同,工厂生产大宗保温产品,客户以大型种养殖客户和大型项目建设企业为主,客户虽然少,但集中,购买能力强,复购率也高,适合走线上批发市场。”
此外,李毅还开始下一盘大棋。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温室大棚园区项目,成为各地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尤其中西部区域,大棚用保温被等产品市场日益广阔。
站上风口,李毅的产品很快覆盖了全国市场,鸿飞保温被出现在了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各大种养殖项目中。
电商发展,也带动工厂产能快速增长,从年产1000万平方米快速增长到4800万平方米,今年鸿飞被业被阿里集团认定为“宝藏超级工厂”。现在,李毅正在带领技术人员调试新生产设备,准备进步一扩大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