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9日
第06版:06

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拨云见日 照亮孩子心灵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沙盘游戏

彩绘曼陀罗

家长参与读书分享会

一对一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建设、家庭教育沙龙、读书分享会……成立两年来,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为3000余名有需求的少年儿童和家长提供义务心理辅导和帮助,积极开展预防性宣传和公益性学习,先后有30余家单位、120余位医生、教师和志愿者参与其中。

“我是父母,我要幸福地成长,让孩子找到梦想的榜样;我是孩子,我要快乐地成长,彰显我代表家族的力量;我是爱人,我要智慧地成长,温暖每一寸相爱的时光。我要成为幸福追梦人,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希望,脚下有力量……”

9月18日下午5时,在位于浮阳南大道14号的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幸福宣言”又一次回响在耳畔。这是每周两次的“读书分享会”不可或缺的最终环节。大声宣读“幸福宣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自信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

像这样的公益活动,在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还有很多。沙盘游戏、彩绘曼陀罗、情绪涂鸦……有趣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乐中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压力、疗愈身心。幸福人生疗愈工作坊、家庭教育沙龙、读书分享会……让家长走进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让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多彩心理活动

缓解学生开学焦虑

8月27日,在新学期到来之前,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举办了“探索自我 超越自我”心理健康团队辅导活动。

从小学一年级新生到高中学子,30余名未成年人在这里体验了彩绘曼陀罗和集体沙盘游戏。

曼陀罗绘画起源于古印度,在心理学上,曼陀罗象征着本质的我,深入至自我心灵的发展。孩子们通过彩绘由简单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曼陀罗图案,缓解了日常学习的压力;通过老师的分析和讲解,排解了内心的烦恼和焦虑,轻轻松松地迎接开学季。

摆放沙盘时,孩子们不仅培养了与他人共同创造和融洽相处的能力,而且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困惑和渴望等呈现在沙盘作品中,在与指导老师分享后,老师给予孩子们正向反馈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疏导情绪、改善认知、增强自信,为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做好心理准备。

父母好好学习

助力孩子天天向上

开学前夕,不仅有些孩子会出现焦虑,很多家长也压力山大。

针对这种情况,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8月底举办了一期家庭教育沙龙。公开招募的27位素不相识的中小学家长,在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用心感受孩子和配偶的内心状态,进而消除焦虑、缓解压力,为家庭赋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面对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父母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与他携手前行,为他加油助力。

为此,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每周都会举办一次家庭教育沙龙和两次读书分享会,邀请专业人士解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进行个案分析,为家长解疑释惑,帮助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更新教育理念,给予孩子高质量的成长陪伴。

密切关注多方引导

花季少女走出阴影

今年中秋节期间,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副主任于丽丽,收到了晓莹(化名)发来的祝福信息:“老师,中秋节快乐”。虽然只有7个字,但是于丽丽却备感欣慰。

今年16岁的晓莹,曾自残上瘾,全身上下百余道伤痕,令人触目惊心。父母带她多方寻医,始终收效甚微。

于丽丽接待晓莹和她的父母后,深入了解晓莹的成长过程,发现她极度缺乏安全感。而她的妈妈更是充满了委屈与自责,无法给予孩子科学的引导和帮助。

于是,于丽丽一方面给予晓莹情绪上的安抚和心理疏导,帮助她逐渐克服自残的问题。每当晓莹又有自残的冲动时,就会发微信给于丽丽。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于丽丽都会及时给予晓莹帮助,陪伴她、开导她,给她信心和力量。

另一方面,于丽丽也积极引导晓莹的妈妈,消解妈妈心中的不良情绪,带她走进家庭教育沙龙和读书分享会,通过学习和与大家交流,疗愈内心,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学会与晓莹进行有效沟通,给予孩子心理营养和精神支持。

在于丽丽和晓莹妈妈的共同努力下,晓莹逐渐走出了自残的阴影,学着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问题,用适当的宣泄方式去纾解压力,用心体会生活的美好。

2022-09-19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沧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9683.html 1 拨云见日 照亮孩子心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