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9日
第06版:06

孙颖颖 奉献中体悟志愿精神

本报记者 杨金丽

孙颖颖(左)和女儿

核酸检测的日子又到了,运河区育才路社区居民孙颖颖和女儿卢婧祎早早起床,身着防护服坚守在检测点上,为居民们进行信息录入。

孙颖颖今年40岁,是沧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产服务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她的女儿卢婧祎18岁,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母女俩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志愿者。

孙颖颖从小爱唱爱跳,性格活泼,乐于助人。2000年工作后,在作业队进行土地测量。户外作业,冬冷夏热,环境苦,条件差。她硬是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带着7个小伙子,完成了一个个急难险重的任务。2002年大雪天,为了赶进度,他们要完成一片平房区域的测量工作。为了测量精确,必须登高上房。担心小伙子们把房顶踩塌,孙颖颖主动请缨:“我试试!”她摘下棉手套,脱下羽绒服,麻利地爬上了房……其实,那是她第一次上房,也有恐惧,但工作总得有人做。她是单位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一次,为了按时完成沧州地籍数据库建设,她连续加班7昼夜,困极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睡一会儿,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019年,在质检审核等工作之外,孙颖颖又承担了地产服务中心党支部的党务工作,也就是从这一年,她开始接触志愿服务。在大运河边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交通值勤、到包联社区新华区蔡御社区开展关爱老人活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人口普查、宣传法律法规……在一系列的志愿服务中,她找到了工作之外的另一种人生价值。

今年3月,新冠疫情突袭狮城。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孙颖颖主动报名,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听工作人员说,最缺的是协助核酸检测的扫码人员,孙颖颖说:“我来干!”3月10日一大早她就按时到了位,从早晨五点一直干到中午十一点半。有些特殊人群无法下楼做核酸,需要有人入户。每当这时,她总是主动报名前往。

如今,核酸检测常态化,孙颖颖依然积极报名参加周末的志愿服务。

前一阵电动车上牌照,看到交警们太忙了,孙颖颖又主动提出:“我来给大家录入信息,这样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自己忙碌一上午,却换来大家的方便、快捷,她觉得值!

其实,孙颖颖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家庭负担也不轻。她的选择也深深影响着女儿。高考结束后,大女儿卢婧祎也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和母亲一起,承担起核酸检测的信息录入工作。“做志愿服务,妈妈是我的引路人!”卢婧祎自豪地说。

2022-09-19 本报记者 杨金丽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9687.html 1 孙颖颖 奉献中体悟志愿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