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4日
第01版:01

古贡枣园话丰收 特色农业促振兴

渤海新区、黄骅市11万亩冬枣迎来采摘季

本报讯(通讯员李娜 记者尹君伊)金秋时节,枣红飘香。9月23日上午,渤海新区、黄骅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黄骅冬枣开园线上推介活动在齐家务镇聚馆古贡枣园开幕。活动以“献礼二十大 枣乡庆丰收”为主题,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欢庆丰收,展示近年来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产业发展成果和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借势推介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

在聚馆古贡冬枣精品园,600余年树龄的古树历经沧桑依然硕果累累。古树周围,太极、古筝、非遗剪纸、蟹壳画等民俗表演,传达着农民朋友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聚馆古贡枣园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古老的古冬枣园,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首个植物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内拥有600年以上古冬枣树198株,100年以上的1067株,最古老的“嫡祖树”距今已有76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冬枣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渤海新区、黄骅市冬枣种植目前已达到11万亩,冬枣种植遍及全市9个农业乡镇。今年预计亩产1500公斤左右,实现产值超10亿元。随着冬枣的网销量不断增长,快递公司纷纷“驻村设点”,为枣农提供便捷的寄递服务,京津冀地区基本实现次日达,其他地区也能够在3至4天内送达,最大程度保证了冬枣的鲜度。

为畅通冬枣销售渠道,当地建立起10余个冬枣专业交易市场,先后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广州等30多个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冬枣直销站,发展超市连锁经营,形成了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活动当天,为广泛推介当地农产品,古贡枣园内搭建起“电商直播间”,旱碱麦、梭子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知名度和销售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据介绍,近年来,渤海新区、黄骅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旱碱麦、冬枣为主打的特色种植,以梭子蟹、对虾为主打的现代渔业,以生猪、奶业为主打的优质畜牧,三大板块科学布局,合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冬枣之乡”“河北苜蓿之乡”“河北省生猪调出大县”,并获评“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021年农业总产值达70.83亿元。

2022-09-24 渤海新区、黄骅市11万亩冬枣迎来采摘季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0237.html 1 古贡枣园话丰收 特色农业促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