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蕴含着坚定理想信念、鲜明政治导向、深远战略思维、强烈历史担当、真挚人民情怀、科学思想方法。
科学性。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构建起科学完备、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人民性。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代性。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底线思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为新时代经济工作确立了战略坐标,提供了战略指引。
实践性。坚持实践导向,饱含问题意识,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矛盾,聚焦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对关系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部署实施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指引我国经济发展克服重重困难,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增强发展动力和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放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终保持海纳百川、开放进取的科学态度,以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借鉴各国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博采众长、去粗取精,展现出强大的理论创新活力和实践引领能力。
民族性。既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经济思想、积淀的丰富治国理政经验中汲取营养,又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强调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引领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广泛社会共识、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系统性。强调以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系统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和解决问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