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梓欣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张益玮
走进渤海新区黄骅市羊二庄镇振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头头奶牛正在悠闲地吃着饲料,它们脖子上挂的智能牌格外显眼。“我们合作社里每头奶牛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带有发射器的智能牌,可以实时监控奶牛的身体状况,这些数据会通过互联网发送到与我们合作的君乐宝集团。不仅如此,奶牛所产的牛奶数据也会时时上传,确保让大家喝上放心牛奶。”王建勇说。
王建勇今年48岁,羊二庄镇人。起初,他为了谋求发展机会,只身前往天津,进入一家养殖企业,成为一名奶牛饲养员。在企业工作期间,王建勇掌握了娴熟的养牛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24岁时,王建勇辞去工作,投资20余万元,与朋友在天津郊区租了牛棚,购进了20多头奶牛,开始了创业之路。为了减少开销,王建勇要去距离牛棚很远的洼地里打草。创业前期,牛奶没有固定销路,他便骑着三轮车将牛奶拉到人流量大的市场售卖。
“在天津创业期间,由于前期人工、硬件设施、资源都不成熟,基本上事事都是自己干,这也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创业的不易。”回想起创业之初,王建勇感慨地说。
在天津创业的几年间,王建勇的奶牛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凭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实干精神,他赚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8年,王建勇与朋友回乡创业,将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奶牛数量也增加到近200头,并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成为知名牛奶企业的牛奶供货商。从此,王建勇的奶牛养殖基地摆脱了牛奶自产自销的销售模式,走上了订单生产的现代化企业发展之路。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2014年,王建勇建起了专业的牛棚,购进一系列专业的机器设备,开始将奶牛进行集中饲养。2016年,王建勇与朋友合作成立振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019年,合作社被评为“河北省绿色养殖示范基地”。
王建勇不仅在奶牛养殖上苦下功夫,还一心想着提高周围农户的收入。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他每年都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周围农户作物进行全株青贮,让大家省去收割时的人工费,同时还能增加收入。
目前,王建勇的奶牛合作社养殖奶牛500余头,形成了饲料混合配比、产奶毫升数、奶牛健康数据全线智能化数据化,并与知名牛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今后,我们会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在三年内奶牛数量突破1200头,早日实现日产鲜奶7至8吨的目标。”王建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