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新华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新华区妇联以“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为宗旨,以“家家幸福安康工程”为抓手,以扩大妇女群众的参与率和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女性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彰显巾帼力量,努力推动新华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
凝聚“她力量”
绘就家教家风幸福底色
今年中秋节前夕,沧州市慈善总会、沧州市妇联和新华区妇联联合举办“中秋佳节庆团圆·关爱慰问暖人心”中秋节慰问活动,为辖区困境妇女儿童送去“娘家人”的慰问和关爱。在走访慰问活动中,每到一处,妇联和慈善总会一行人都为困境妇女儿童家庭送上月饼、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与困境家庭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交流。认真倾听她们的心声,详细了解她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并叮嘱她们要保重身体,鼓励她们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用学习充实自我,用知识成就人生。
近年来,新华区妇联十分重视对弱势妇女、儿童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抓住春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重点节日,开展走访慰问及关爱帮扶活动,充分发挥“联”字功效,整合多方资源,尽力为妇女儿童及弱势群体办实事、办好事,为她们送去温暖。
除此之外,新华区妇联还选举有专业特长的优秀女性进入妇联执委队伍。成立了巾帼思想政治引领团、巾帼法律援助团、巾帼法律宣讲团、巾帼家庭教育讲师团、巾帼心理咨询团、巾帼健康保健团、巾帼创业创新团、巾帼志愿服务团8支功能团队,挖掘整合100余名专业特长女性加入。并将功能团成员与社区(村)对接,定期开展宣讲、培训、讲座、咨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爱国爱家、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美丽庭院创建是新华区妇联又一项有力举措。她们建立了以妇女小组长、巾帼志愿者为骨干的巾帼清洁志愿服务队,动员广大家庭参与到美丽庭院建设中,通过实际行动讲好美丽庭院故事,挖掘庭院文化内涵。全区共完成美丽庭院创建5480户、精品庭院1326户。
打造“她服务”
助力家教家风提升塑型
近日,沧州市妇联携新华区妇联,在熙园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用心用情伴成长”巾帼家教服务站授牌暨家庭教育知识宣讲活动,标志着新华区家庭教育服务站进社区(村)全覆盖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新华区巾帼家庭教育宣讲团成员、沧州市中宇小学校长王丽红为现场家长和孩子宣读了赵一曼的红色家风故事,号召广大家庭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家风。
目前,新华区已在“五办一乡”成立了6个家庭教育服务站,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家庭教育服务队伍。服务队成员擅长领域包括科学育儿、运动保健、医疗卫生、素质素养、安全常识、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劳动和生活技能、心理咨询、家风家训、婚恋关系等。
近年来,新华区妇联注重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打造了3家市级家教家风示范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教育辐射服务功能,引领广大群众争做优良家教家风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同时鼓励妇女创新创业。成立了新华区首家社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妇创会,通过开展手工编织、插花艺术、健康保健等培训服务活动,教育引领妇女通过自身努力摆脱生活困境,创造出彩人生,助力文明幸福家庭创建。
绽放“她风采”
传递家教家风正能量
今年5月12日,在首个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期间,新华区最美家庭代表李文英、蔡荣平、常俊仙、闫秀香等人,参加了区妇联举办的“同心颂党恩 家风润万家”活动。座谈会上,最美家庭代表们踊跃发言,互相交流孝老敬亲、邻里和谐的经验,把她们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与大家分享。她们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讲述了最美家庭故事,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在座的居民们都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一定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近年来,新华区妇联连续多年开展最美家庭创建活动。通过群众自荐、互相推荐、组织推荐的方式寻找“好儿媳”“好婆婆”“榜样母亲”等各类“最美家庭”,激发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共识、塑造群众精神,共发掘出全国“最美家庭”3户、省级“最美家庭”6户、市级及区级“最美家庭”290户。每年联合区委宣传部开展“文明家庭暨最美家庭表彰大会”,对评选出的最美家庭进行表彰。开展传承“最美”系列活动。通过晒最美家庭照片,举办“最美家庭讲家风”故事会、座谈会,组织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晒家庭幸福生活、讲家庭和谐故事、展家庭文明风采。同时,区妇联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题,加强对最美家庭宣传报道,让最美家庭受尊重、有光彩,号召广大家庭成员传承红色家风,弘扬家国情怀,在全区营造崇尚学习、争当最美家庭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