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倩 通讯员吴海军 杨亚立)日前,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局获悉,沧州市本级和18个县(市、区)政务服务大厅全部实现审批、公安(或刻章企业)、税务、人社、公积金、银行等部门进驻“企业开办专区”。部门间“空间聚集”,产生“化学反应”,截至9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6.58万户。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在企业开办领域打出“组合拳”,着力营造“一站式”服务体验。线下开办企业不再需要各部门来回跑、各环节重复提交材料,只需进政务服务大厅“一道门”,就能实现“一套表格申请”各项业务、“内部并联审批”联办各个事项、“一窗口领取”所有办理结果。办事流程的优化,提升了企业开办便利度,降低了企业开办时间,这“一升一降”充分激发了办事群众创业新动能,将政策红利切实送到群众手中。
“流程重塑”激活“发展动能”。市行政审批局重新梳理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登记办事流程和材料清单,通过容缺受理、压缩材料、并联审批等方式,重塑企业开办流程,形成“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导图,实现营业执照、印章刻制、涉税办理、银行开户、社保登记、公积金登记等业务“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口办结”,企业开办审批平均时限压缩至30分钟左右,大幅提升了服务效能。
“政府买单”降低“创业成本”。今年,市本级出台《新开办企业首枚印章刻制政府补贴工作规程》,对在市行政审批局新登记注册的企业给予首枚印章政府补贴。目前,各县(市、区)也陆续出台首枚印章刻制政府补贴政策。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刻章政府补贴191200元。
“政策找人”主动“服务上门”。秉承“让审批等项目,不让项目等审批”的服务理念,我市为12家国有企业划转市属三大平台进行上门业务指导,为30多人就股权划转、登记注册等进行专题培训。对市重点项目城市更新六大央企24名工作人员,从章程制定、材料规范和登记注册等方面进行专场培训。同时,积极开辟国有企业改革登记注册绿色通道,设置专员,公布专线联络电话,为改制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
“危困企业”完善“退出机制”。我市编制印发《市属危困企业改革退出变更注销工作指引》,制定非公司企业法人注销、公司注销、非公司企业法人改制、公司股权变更4种登记业务的流程图与材料规范,为市属危困企业改革退出提供规范指引,服务企业88家。
“问计于民”全面“助力发展”。在市场主体培育领域“问计于民 助力发展”活动中,我市收集市场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服务。共收集现场问卷1014份,开展电话回访问卷190次,收集网络征集问卷107份,汇总制作了“惠企政策包”向社会公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市“惠企政策包”累计发放5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