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
第03版:03

一生一世跟党走

——孟村89岁老党员杜森桥的故事

张 丹 张 越

“我退休后,专门学了电脑操作。为了打字更快,我还自学了汉语拼音。中国共产党给了我这样的好生活,我要记录下来,告诉孩子们,要记住党的恩情。”深秋季节,在孟村一处居民小区的平房里,89岁的杜森桥早早起床,坐在电脑前打字。党的二十大就要召开了,这让杜森桥非常高兴。他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他要一生一世跟党走。

杜森桥是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镇卜寨村人。1948年8月,他报名参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在淮海战役中,杜森桥因为有些文化基础,被编入了卫生队。从此,他和卫生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9年,在守卫上海期间,杜森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很快,他的入党申请就被批准了。1949年11月10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杜森桥所在的部队接到了赴朝作战的任务。他们晚上行军、白天休息,为了不被敌人发现,休息时,大家就在山沟里扒开积雪,躲在雪窝里。“当时,是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在雪窝里眯一会儿就会被冻醒。”杜森桥说。

在朝鲜战场上,杜森桥险些牺牲。那是一次战斗中,敌人的一颗炮弹在离他不远处爆炸,一块弹片正打在他腰部,万幸的是被他皮带上的医用剪子挡了一下。杜森桥说:“非常疼,我以为完了、开膛了。”他忍痛摸了一下,是一条七八厘米长的伤口,幸好没有穿进腹部。他赶紧用随身携带的酒精纱布包扎了伤口,继续参加战斗。

1955年,杜森桥退伍回到孟村,从事卫生防疫工作。当时孟村刚刚建县,传染病、地方病等多发。为了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他先后组织培训了孟村第一批不脱产保健员、第一批大队赤脚医生和第一批农村化验员,为孟村的农村防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当时,麻疹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1978年底,杜森桥总结多年来的防疫工作经验,提出了彻底控制麻疹、实现无麻疹县的设想,还制定了细致的技术实施方案。经过半年的努力,完成了孟村42228名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接种率达到98.4%,血清检测抗体阳性率达到97.7%。自1979年至1983年,孟村连续四年无麻疹发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如今,已89岁的杜森桥,每天都要读报、写字,生活很有规律。

“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先驱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应该倍加珍惜。”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杜森桥说,他非常关注这次盛会。他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2022-10-13 ——孟村89岁老党员杜森桥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1574.html 1 一生一世跟党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