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3日
第06版:06

小小摊位 传承拓印

聚焦小人物,讲述微故事,勾勒人生百态,描摹社会气质。每一篇微小故事汇聚在一起,就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伟大与特质。从今天起,本刊开设“小城微故事”专栏,讲述那些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细小而又值得记录的故事。

本报记者 张智超

秋风已凉,可在最近一次的清风市集上,新华区非遗项目徐氏全形拓、汉画拓的代表性传承人孙超,却忙得满头是汗。

在这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市集里,布艺、绘画、茶艺、插花……各种手艺五花八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但最热闹的还属孙超这里。只要他出现,指定围满了免费体验这项传统技艺的市民。

拓印技艺历史悠久,通过纸墨等工具将金石器物上的文字、图形拓下来,借助墨色的转换,将器物形态真实、细致地呈现在纸上,效果堪称黑白相片,其中全形拓更是被称作最早的“3D打印机”。“拓片本身也很珍贵,尤其是旧拓本,更是作为珍贵文物被博物馆和收藏家竞相收藏。”在孙超看来,也正因如此,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拓印技术难免陷入了曲高和寡的境遇。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项古老技艺,孙超从2000年开始,就走上了公益授课之路:“只可惜,那时候人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的认识还不够,不像现在这样感兴趣,公益课始终没有掀起太大波澜。”

但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老技艺,孙超的非遗公益课也随之红火起来。

“每次参加市集活动,都有二三十位市民来体验传拓,大人孩子都有,围观的人就更多了。有的人来晚了,甚至还想约下一次的活动。”感受到市民对传拓的热情,孙超也做足了准备,每次都带来不少传统瓦当复制品、以红色教育和成语故事为主题的文化砖,尽可能满足各个年龄段体验者的喜好。市民不仅能够免费体验传拓技艺,还能将传拓作品带回家,留作纪念。

小小的摊位,成了传承非遗文化的大舞台。

2022-10-13 聚焦小人物,讲述微故事,勾勒人生百态,描摹社会气质。每一篇微小故事汇聚在一起,就体现着这个时代的伟大与特质。从今天起,本刊开设“小城微故事”专栏,讲述那些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细小而又值得记录的故事。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1585.html 1 小小摊位 传承拓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