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斌 和飞 于彪)近年来,献县创新“451”工作法,探索制定《干部培训跟踪问效实施办法》,评估干部培训成果,激发学习动力,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
“4”,即“四角度”明确跟踪问效内容,分别为:日常学习情况,主要看通过培训,参训干部是否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否自觉进行日常学习等;学以致用情况,主要看培训的内容是否结合实际得到了消化吸收,上级的方针政策是否在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等;工作实绩情况,主要通过考察考核,看其在工作中主观能动性、工作创新力度等;社会公论情况,主要通过民意测验,看其作风务实情况、工作表现等内容。
“5”,即“五评估”灵活跟踪问效形式,主要是指成立跟踪问效小组,通过“课堂+质量+跟踪+复盘+实地”五种评估形式,全面了解参训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情况。每次培训结束,随机抽查参训学员的学习笔记,由县融媒体中心对参训学员进行培训感受采访,并要求每名参训学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谈一谈学习收获、体会思考、今后做法。同时,制定培训教学质量评价表及干部培训成果跟踪评估表,由参训学员对培训师资、课程进行满意度打分评价,要求参加干部填写在培训期间学思感悟、学用结合、成果转化运用等内容,并作出自我评价。
“1”,即“一档案”合理运用问效结果,把干部培训跟踪问效结果作为干部奖励激励的参考依据,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及跟踪问效全程纪实档案,如实记录参训党员干部的综合评价,形成鉴定意见。对培训效果明显、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优先评优和安排外出学习考察。对培训评估不合格、未达到要求的,采取举办集训班、跟班学习等方式,开展“回炉”教育跟踪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