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献县东北部的韩村镇中大屯村,是一个纯农业村,近年来,沧州市委政法委驻中大屯村工作队为帮扶村建立扶贫加工车间,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领+车间认领”的工作举措,着力推动扶贫加工车间转型升级,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成效显著。
党建引领 凝聚共识
驻村工作队与扶贫加工车间、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党支部,使扶贫车间与村党支部、村党群服务中心紧密联系,便于村“两委”带领村民党员学习产业扶贫政策,力争让村内每名党员都具备相关基础知识,提升党支部共建的效果和影响力,打造出“村有产业、家有就业”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驻村工作队以及村“两委”筹划建立“事前调研、事中督导、事后复议”的监督机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投资规模、资金来源、支出项目等内容严格审核,对履约情况、项目质量等内容进行监督,全力推进项目有效落地。驻村工作队积极奔走,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截至今年8月底,在中大屯村建成了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乡村振兴扶贫加工车间,引进10余台先进生产设备,通过相关部门转型认定,扶贫加工车间预计年产值达20万元,带动脱贫户10余人。扶贫加工车间现有员工20余人,员工工资平均在2500元左右。
车间认领 有效落实
工作队积极联系合作企业,梳理企业参与扶贫加工车间的协议履约、收入分配情况,力求扶贫车间长久存续。基于目前村内多为老人、妇女和残疾人留守现状,工作队与合作企业积极协调,由扶贫工作车间为贫困户免费培训派单、上门接收、到家指导,实现贫困户依托扶贫车间居家就业。
为提高就业人员基本素养,提升车间生产效率,工作队积极探索“扶贫加工车间+企业+学校”的培训模式,自扶贫加工车间建成以来,累计培训达20余人次。
同时,为缓解农村劳动力收入匮乏问题,工作队完善了《中大屯村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收益金分配实施方案》,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证每年从总收益中支出部分收入作为贫困户分红,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两委”班子满意度均达到100%。
发挥辐射 提升风貌
借扶贫工作车间建设的“东风”,村“两委”与扶贫另工车间相关的村规民约建立并形成执行性村务文件,形成村级“星级文明户”评选制度,累计表彰“星级示范户”10余户。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扶贫工作车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高就业,服务民生,切实发挥智力帮扶、技术帮扶等优势,服务当地产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素质的提高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扶贫加工车间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中大屯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往返扶贫车间的道路不畅,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协调县交通局,组织人力物力,修整路面。驻村工作队始终坚守在施工一线,督查施工进展,检查道路质量,最终建成横贯本村南北的“连心路”。
为打造平安村庄,在县公安部门支持下,安装了44个监控探头并纳入天网系统,成为全县唯一的监控全覆盖村庄,动态视频监控为扶贫工作车间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为完善便民配套设施,驻村工作队腾空一楼办公的50余平方米房间,改造为村便民服务中心,为扶贫加工车间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更为理想的办公、交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