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
第08版:08

筑巢引凤 花开蝶来

运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组织召开运河区政银企对接会

举行诉调对接座谈会

沧税管家进企业

设立“不满意请找我”服务专窗

开展审批业务一窗受理

向企业介绍省、市、区稳经济政策“码”上看

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近年来,运河区坚持深入贯彻中央、省、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要求,特别是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以来,更是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以“优”无止境的实干精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千方百计力促各项举措落地见效,为市场主体增活力、为人民群众添便利,助力全区经济行稳致远。

高位推动

统筹谋划助推环境改善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命之氧、经济发展活力之源。运河区深化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责任,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培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绿水青山”。

坚持全面部署高位推进。运河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委主要领导亲自上手、一抓到底,区委其他班子成员分工协作,扎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举措落实到位。2019年以来,共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44次,细致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巩固工作成果。制定出台《沧州市运河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等37个政策文件,构建起行之有效、相互衔接、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

强化营商环境组织保障。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领导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自2019年以来,按上级统一部署,区四套班子和全区科级领导班子共召开多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主要负责同志代表班子作自我批评,负责营商工作的相关领导就分管工作查摆存在问题,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开阔干部视野、促进一专多能,结合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中心重点工作,选派7名优秀干部到招商引资一线锻炼,切实壮大优化营商环境骨干队伍。同时制定《沧州市运河区2022年营商环境考核方案》,强化政治素质档案、营造各部门比学赶超、增比进位的浓厚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开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为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紧密结合省市工作要求,制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工作方案》《运河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项监督清单》等相关文件,明确监督重点,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同时,强化监督震慑力和监管执行力,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激发活力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就像鱼离不开水,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公平有序,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创造力,经济才能更有活力。

强化政策落实落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时候,通过增值税留抵退税,增加一些现金流就盘活了部分企业,让其在市场上继续生存下去,而且让上下游产业链之间贯通、畅通起来。”运河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全面落实退税、减税、降税等政策措施,精准对接政策适用企业,及时向适用纳税人缴费人精准推送优惠政策“红利账单”。

畅通群众建议渠道。设置“优化营商环境意见箱”“监督举报箱”等,窗口设置“好差评”二维码,高度重视12366等投诉平台工作质效,切实做到畅通群众建议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截至目前,群众好评率达99.73%,稳居全市第二。

规范政务服务采购。全力清除外地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壁垒,开展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自查,并对所有公开招标项目采购文件和采购公告进行了比例不小于30%的抽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充分落实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简化对供应商资格条件的审查,涉及中小微企业参与的政府采购项目不予收取投标保证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由30%提高至40%。

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对2019年以来制定的涉及市场经济主体的各类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按照“谁制定、谁审查”的原则,对照“十八不得”的要求已全部完成审查,均未发现问题。加强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今年以来,共出动各级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80余辆次,有效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提升效能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关键是解决市场主体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提升政府服务效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审批速度再提升。“现在办业务真快,原来需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就办完了,为我们企业减轻了负担,运河区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刚刚领到营业执照的企业负责人对“一窗通办”服务赞不绝口。运河区在全市率先完成企业开办标准化改革试点工作,形成了“一窗受理、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一日办结”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审批时间从原来平均29.6天减少至14.6天,压缩率达50.6%,申请材料精简至平均3份,平均跑动次数减少至0.54次,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成本,设立企业开办专区被确定为全省企业开办标准化县级示范点。2022年,全区已有7654家企业通过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实现企业开办,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达99%以上。

服务改革再深化。“运河区的营商环境安全稳定,办事效率高,服务贴心周到,让我们能够卸下思想包袱、安心创业。”一位青年创业人员高兴地说。通过积极推进事项全流程网办,现有全流程网办事项535项。完成政务服务事项认领1025项,认领率100%,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达标比例94.8%,7600余家企业通过“一窗通”平台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办结率达99%。依托沧州市一体化平台,“百事通”共上线40个套餐,设立“综合窗口”,大幅提升群众的办事效率。截至目前成功办结套餐事项1200余件,名列全市前位。

“双随机、一公开”全覆盖。遵循“应纳必纳”原则,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成员单位调整至31个。2021年在全市“双随机”年终工作考核中运河区位列优秀等次序列第一名。2022年,运河区开展内部抽查58次,抽取主体1156户,发现问题220户,列入异常名录202户,发现问题率为19.03%;开展部门联合抽查13次,抽取主体128户,发现问题18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4户,发现问题率14.06%。公示率100%。截至目前被抽取的1140户企业中的1133户企业采取了企业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

多方合力 推进坚实有力的要素保障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运河区围绕群众和市场主体最期盼、最急需的问题抓起,整合多方力量支持企业发展,让营商环境更温暖,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

法治监管更规范。最大限度减少商业纠纷耗时,民商事合同纠纷网上立案时长3.4天,平均审理时长32.25天,执行判决时长66.63天,实现商业资源配置最优化。全力提高审判执行效率,今年以来,运河区累计调解案件4343件,调解成功2178件,调解成功率50.36%,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解纷成本有效降低。同时将网上立案、案件查询、裁判文书下载、执行信息查询等诉讼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网络,累计完成网上立案4118件,审核通过时长3.4天,极大节约时间成本,司法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坚决打击商标恶意注册申请代理行为,累计核查467项非正常专利申请,已撤回465项,撤回率98%。办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5件,罚没款44万元,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信用行为更守约。引导各单位加大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力度,着力提升信用信息归集数量。截至目前,实现“双公示”信息归集合规率100%。成立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运河区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座谈会,稳步推进清欠工作。目前,运河区无政府部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情况。通过开展信用修复培训会4次,制定信用修复明白纸,细致讲解相关政策,努力提高企业政策知晓率。

金融融资更顺畅。深入推动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沧州银行战略合作向纵深开展,助力辖区产业转型升级,累计为企业取得2456万元贴息贷款,为7100余家企业争取信贷资金206亿元。以推进“金融超市”建设为载体,整合“一键融”线上金融产品,推进市场主体进驻平台,超市运营以来,入驻金融机构依托实体店累计对接企业635家,走访对接企业2212家,促成信贷合作558笔授信金额8.48亿元,切实帮助企业破解资金难题。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运河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不仅让企业和百姓有了沉甸甸的获得感,更让运河区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接下来,运河区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未来,这片具有无限潜力的土地将会越来越热!

2022-10-28 运河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3055.html 1 筑巢引凤 花开蝶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