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韩学敏 通讯员刘苗)日前,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自2019年我市开展国家、省市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以来,相关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显著降低,三年累计为患者减轻负担约23.47亿元。
在药品集中采购方面,我市已跟进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6个批次、河北省组织药品集中采购1个批次,并积极参与联盟组织药品集中采购3个批次。通过集中采购以量换价,我市一些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专利、独家药品价格明显降低,集中采购药品覆盖的病种也更加广泛。目前,全市集中采购药品既有常见病用药、慢性病用药,也有重大疾病用药,涵盖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涉及305种药品。与集中采购前相比,中选药品平均价格降幅56%,累计节约费用约20.16亿元。
在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方面,我市已跟进落实国家和省组织的医用耗材集采6个批次,参与联盟耗材集采7个批次。共涉及人工晶体类、冠脉支架类、人工关节类等各类医用耗材40多种。较集中采购前,耗材平均价格降幅达74%,累计节约耗材费用约3.31亿元。其中,冠脉支架从均价1.3万元降至700元左右,人工髋关节从均价3.5万元降至7000元左右,人工膝关节从均价3.2万元降至5000元左右,极大减轻了患者负担。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药品和高价值医用耗材纳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范围,届时将惠及更多患者,为患者节约更多医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