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7日
第02版:02

让群众更富裕 村庄更美丽

——任丘史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谋振兴

本报记者 康学翠 本报通讯员 曹志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结合咱村实际,咱们应继续以产业和人居环境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连日来,任丘市石门桥镇史村“两委”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举措,围绕村庄实际,积极谋划史村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史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绿树绕村、道路硬化、高楼耸立,还建起了公园和采摘生态园,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史村也因此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美丽乡村”等称号。

如何让群众生活更富裕、让村庄更美丽?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村“两委”干部有了新的规划。

“报告中提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峰对这句话感触最深。目前,史村有两个产业,一是传统的蔬菜种植;二是依托临近的全国摩托车链轮基地,发展起来的以摩托链轮、车库门配件为主的产业集群,如今有各类加工摊点100多个,带动400多名村民就业。“咱们要继续坚持‘蔬菜种植和工业加工两条腿走路’,扩大蔬菜种植的品种和规模,做好全国摩托车链轮基地的服务保障工作,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同时要努力丰富产业的形态和内容,拓宽增收渠道,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史村一直非常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这些年,从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入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村“两委”干部谋划,开启环境整治“升级版”,充分利用村中闲置资源,科学规划、精心打造生态小游园,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农村新风貌。

“咱村的村史馆得利用好。”大家讨论的话题转到文化振兴上。前年,史村在原有基础上扩建了村史馆,馆内除展示村庄的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民俗风情外,还增加了党史学习教育和红色记忆等内容,如今已成了任丘市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村“两委”干部商议,接下来,要继续完善村史馆,组织本村及周边村的孩子们去参观学习,让教育基地充分发挥作用。

“文明家庭、好儿媳的评选要坚持下去,继续推进移风易俗改革,让咱‘全国文明村’的招牌越来越亮。”“依托蔬菜种植和摩托链轮产业,培养技术能手,同时吸引更多人才到史村,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在大家的讨论声中,王占峰把大家的建议记录下来。明年史村将要实施的项目:坑塘改造、公园建设、蔬菜种植和摩托链轮的产业扩大……他说:“接下来,我们还要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集思广益,共建家乡。”

2022-11-07 ——任丘史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谋振兴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3541.html 1 让群众更富裕 村庄更美丽 /enpproperty-->